<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崖門的詩詞(518首)

    341 《黃牛峽祠》 宋·歐陽修

    大川雖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馬系祠門,山鴉噪叢木。
    潭潭村鼓隔溪聞,楚巫歌舞送迎神。
    畫船百丈山前路,上灘下峽長來去。

    342 《百子坑賽龍》 宋·歐陽修

    嗟龍之智誰可拘,出入變化何須臾。
    壇平樹古潭水黑,沉沉影響疑有無。
    四山云霧忽晝合,瞥起直上拏空虛。
    龜魚帶去半空落,雷輷電走先後驅。

    343 《和錢適德循寓懷二首》 宋·賀鑄

    悠悠北山云,苒苒東門草。
    紛吾起故居,與爾即遠道。
    巔崖博錙銖,得不償所耗。
    寄語鄰墻翁,歲晚從吾好。

    344 《游云龍張氏山居》 宋·賀鑄

    昔聞張逸民,卜筑云龍山。
    東望結遐想,喜得彭城官。
    一語定襟契,宛如平生歡。
    招攜屬休沐,投此蘿薜間。

    345 《念奴嬌 欽叔欽用避兵太華絕頂,以書見招,》 元·元好問

    云間太華,笑蒼然塵世,真成何物。
    玉井蓮開花十丈,獨立蒼龍絕壁。
    九點齊州,一杯滄海,半落天山雪。
    中原逐鹿,定知誰是雄杰。

    346 《水龍吟 同德秀游盤谷》 元·元好問

    接云千丈層崖,古來此地風煙好。
    青山得意,十分濃秀,都將傾倒。
    可恨孤峰,幾回空見,松筠枯槁。
    自都門送別,膏車秣馬,誰更問,一作聞盤中道。

    347 《盱眙山寺》 宋·林逋

    下傍盱眙縣,山崖露寺門。
    疏鐘過淮口,一徑入云根。
    竹老生虛籟,池清見古源。
    高僧拂經榻,茶話到黃昏。

    348 《送方進士游廬山》 宋·梅堯臣

    長風沙浪屋許大,羅剎石齒水下排。
    歷此二險過湓浦,始見瀑布懸蒼崖。
    系舟上岸入松徑,三日踏穿新蠟鞋。
    路盤深谷出嶺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349 《謝賓客挽歌三首》 宋·梅堯臣

    自昔居門下,游觀必許偕。
    豈將千里別,遂入九泉乖。
    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樹埋。
    蒼生空有望,丹旐不勝懷。
    曩日言歸里,飛章愿乞骸。
    今朝赤松畔,煙垅對蒼崖。

    350 《黃河》 宋·梅堯臣

    積石導淵源,沄沄瀉昆閬。
    龍門自吞險,鯨海終涵量。
    怒洑生萬滑,驚流非一狀。
    淺深殊可測,激射無時壯。

    351 《登采石山上廣濟寺》 宋·梅堯臣

    船從山下過,直上見僧軒。
    系纜當磯石,緣崖到寺門。
    短籬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卻看滄江底,帆歸煙外昏。

    352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小徑通車轍,全家隱薜蘿。
    俗人望崖返,長者及門多。
    往往知蝸舍,時時叩雀羅。
    雞棲柏厚去,犢駕太丘過。
    驥尾聊同托,驪駒且莫歌。
    平生疑泄柳,不納意如何。

    353 《石塘感舊十絕》 宋·劉克莊

    鹿門陳跡有馀哀,猶記龐公返自崖。
    行到當時相送處,不知老淚自何來。

    354 《贈天隱李君瑞一首》 宋·劉克莊

    唱名納祿尤崖異,誓墓休官更崛奇。
    先輩翔而皆集矣,廣文得此欲逃之。
    圣門豈不高曾皙,列傳何為首伯夷。
    虎帥聽君誰敢犯,莫欺此老白須眉。

    355 《寄呈溫江安寺丞》 宋·文同

    高崖古驛荒涼甚,過客何嘗住久之。
    獨有門邊君寫處,每來無不讀多時。

    356 《蒼溪山寺》 宋·文同

    正午風色高,遂泊蒼溪縣。
    層崖抱林木,有寺藏蔥蒨。
    出船步危磴,蔭密頗索轉。
    上到金仙家,緣空列臺殿。

    357 《游南嶂同孫信道》 宋·陳與義

    遙瞻南嶂深復深,雙崖與天藏太陰。
    青鞋濟勝不能懶,踏破積雪窮崎嶔。
    空中朽樹抱孤筱,無竅蒼壁生橫林。
    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蕭森。

    358 《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 宋·洪咨夔

    何山如幽人,道場如大家。
    穰穰衲子腳,刺刺騷翁牙。
    挾雋控寒飚,搜光躡晨霞。
    危顛矯窣堵,平疇略污邪。

    359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360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 關于崖門的詩詞 描寫崖門的詩詞 帶有崖門的詩詞 包含崖門的古詩詞(5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