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崔嵬的詩詞(659首)
401
《述古》 宋·白玉蟾
帝子御飛龍,鼎湖叫奚為。
玉京郁崔嵬,銀河汎渺瀰。
俯首視紅塵,萬蟻紛何知。
乘云游八極,手翫珊瑚枝。
湯武事干戈,此事矧肯期。
但聞穆天子,八駿曾瑤池。
402
《積翠樓》 宋·白玉蟾
飛云涌浪天邊來,翠色迷空撥不開。
逸人憐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來樓前認林樾,坐久神爽愈飛越。
移時雙鶴何處歸,遙見前山兩點雪。
405
《謝壽安縣惠神林山牒》 宋·邵雍
西南有山高崔嵬,亂峰圍繞如蓬萊。
中間有地可容足,泉甘木茂無塵埃。
諸君之意一何厚,協謀判給如風雷。
天津八月水波定,便可乘查觀一回。
406
《壓沙觀梨》 宋·晁補之
鄴城旁缺通清溝,城南之水城中流。
白沙漲陸最宜果,萬梨壓樹當高秋。
去年花開往獨晚,不見瓊苞腸欲斷。
隆冬騎馬傍高原,卻恨枯枝寒日短。
409
《滟滪堆》 宋·蘇轍
江中石屏滟滪堆,鱉靈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無敢近,落日紛紛鳧雁來。
何人磊落不畏死,為我赤腳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當使盡讀磨蒼苔。
此碑若見必有怪,恐至絕頂遭風雷。
410
《次韻毛君九日》 宋·蘇轍
山腳侵城盡是臺,登高處處喜崔嵬。
手拈霜菊香無奈,面拂江風酒自開。
幕府尊罍云里集,民家歌吹靜中來。
定知勝卻陶彭澤,悵望籬邊白日頹。
411
《滟澦堆》 宋·蘇轍
江中石屏滟澦堆,鱉靈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無敢近,落日紛紛鳧雁來。
何人磊落不畏死,為我赤腳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當使盡讀磨蒼苔。
此碑若見必有怪,恐至絕頂遭風雷。
413
《次韻王廷老寄子瞻》 宋·蘇轍
歌吹新成百尺臺,青山臨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語,狂客能鳴摻鼓雷。
擷菊傳杯醒復醉,采菱蕩漿去仍回。
新年聞欲相従飲,春酒還須剩作醅。
414
《雜詩四首》 宋·曾鞏
揮袂謝幽側,騰身集崔嵬。
心胎太極氣,手揚斗間魁。
荒荊忽成桂,蟄鱗冬有雷。
君看九州寶,自入朱門來。
415
《送覺祖院明上人》 宋·曾鞏
冠石新墻日月回,豐堂環殿起崔嵬。
鐘隨秋勢金聲壯,佛隱寒云玉座開。
流水遠奔雙澗去,平林高擁四山來。
麒麟細草南東路,一望松門意自哀。
416
《寄孫之翰》 宋·曾鞏
孫侯腹載天下收,崔嵬豈啻重百車。
伏義以來可悉數,孰若自作何有余。
更能議論瓷傾倒,萬里一瀉昆侖渠。
認為胸中干太極,元氣浩浩隨卷舒。
417
《秋聲》 宋·曾鞏
喬柯與長谷,秀色故未浼。
秋風來吹之,聲如振江海。
怒號無晨夕,唱和若有待。
翏翏遍坳洼洼,豈獨緣崔嵬。
418
《鵲山》 宋·曾鞏
一峰孤起勢崔嵬,秀色挼藍入酒杯。
靈藥已從清露得,平湖長泛宿云回。
翰林明月舟中過,司馬虛亭竹外開。
我亦退公思蠟屐,會看歸路送人來。
420
《桐廬牛嶺》 宋·葛立方
輿曳入崔嵬,連天霧不開。
驚波掀過雨,細路滑蒼苔。
瞰下憂魚葬,凌高被島猜。
垂堂千古戒,底急為名來。
* 關于崔嵬的詩詞 描寫崔嵬的詩詞 帶有崔嵬的詩詞 包含崔嵬的古詩詞(6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