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峰的詩詞(1208首)

    61 《奉同黃檗慧公秀昌公丁巳上元日訪鼓山珪公》 宋·張元干

    孤云乘天風,飛入海上山。
    松聲發鼓吹,導我登層巒。
    平生煙霞想,政在巖壑間。
    及茲百事懶,作意三日閑。

    62 《真歇老人退居東庵予過雪特訪之為留再宿仍》 宋·張元干

    雪臥孤頂,齋余閉戶眠。
    時容龍象眾,來說葛藤禪。
    此日輸真歇,平生最信緣。
    從渠魔起謗,把火漫燒天。

    63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不惜沖泥步步前,為聞幽處有明川。
    回路轉酬勞客,一派琉璃春正妍。

    64 《余垂老於居之西偏營面對南山一卓然榜曰如》 宋·姜特立

    高插丙丁間,南極星光伴我閒。
    不向仙君乞如愿,只從造物覓如山。

    65 《夜游獨下》 宋·樓鑰

    背正白月舒光,影橫野萬丈強。
    仰之彌高立卓爾。
    蔽遮星斗摩穹蒼。
    半秋風露清徹骨,望望直欲隨風翔。
    歸尋玉虛步松逕,月輪正涌門中央。

    66 《段元衡出示與晦翁九日登紫霄詩及手帖并及》 宋·趙蕃

    紫霄上登高節,想見笑談賓主間。
    我亦于今有遺恨,不隨巾屨上南山。

    67 《寄題葉路分與君樓如今若肯從徵召總把三乞》 宋·葉適

    直南正竦三奇,更著東西紫翠中。
    面面欄干太親切,要看煙雨澹空蒙。

    68 《羅仙宮道士留午飯后遍覽山中佳景三十六羅》 宋·程公許

    老樹萬安驛,古井羅真山。
    玉虬五云車,仙翁此往還。
    云縱久不刓,泛景疑可攀。
    憶昔摛藻頻,題詩揭松關。

    69 《送陳笠路教之燕》 宋·陳著

    秀甲東南郊,面勢雄特根基牢。
    上與日月星辰交,下走海脈通六鰲。
    蘊蓄玉金賁山毛,噴泄云雨蘇焦熬。
    之子生于其間擅英豪,重不輕試厚自韜。

    70 《巫云九》 宋·仇遠

    誰割巫山一片云,巒羅列比兒孫。
    嵌空自是天生穴,剝蝕無非水渲痕。
    霜削秋清連竹色,露腴曉翠及蒲根。
    九鎖參差似,永鎮仇溪第一村。

    71 《鄰》 宋·戴表元

    霜嚴火炬青,月澹兩白。
    堂堂夜行誰,鄰販醝客。
    販醝事且止,歸農收又薄。
    技擊羽鞭撾,鮮肥憤烹炙。

    72 《雁山靈寺》 宋·釋文珦

    謝公嶺下靈寺,諾詎羅曾向此居。
    入洞不知歸寺路,亂相倚上空虛。

    73 《超然居士得得問道於寶祥祥師且欲歸歌長篇》 宋·釋正覺

    門門通徹長安道,信手拈來還恰好。
    腳跟踏著趙州關,丈六金身一莖草。
    我初相會個中人,法法圓通見懷抱。
    杖屨追隨來道場,不學癡禪事關掃。

    74 《登祝融》 宋·釋智愚

    南岳諸七十二,惟有祝融最高。
    九千七百三十丈,下視寰海如秋豪。
    岷發報華頂遠俯伏,九華五老來相朝。
    上封老僧日無事,興來以手摩云霄。

    75 《月山諸》 宋·喻良能

    平生固寡好,嗜石如奇章。
    家無千金產,舁致窮澗岡。
    壽星來金華,衣冠何昂藏。
    屈肘據膝坐,風雨須眉蒼。

    76 《回雁》 宋·曾豐

    賓鴻初忌瘴邊嵐,止到前不更南。
    近日鴻多更南去,名幾似晉清談。

    77 《回雁》 宋·曾豐

    與雁作標題,記不分明有忘時。
    雁自會書真草字,標題安用此為。

    78 《賦得含云》 唐·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帶晚云。
    玉葉依巖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陣影,逐吹起羅文。
    非復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79 《中居喜見苗發(一作李端詩)》 唐·祖詠

    自得中住,深林亦閉關。
    經秋無客到,入夜有僧還。
    暗澗泉聲小,荒岡樹影閑。
    高窗不可望,星月滿空山。

    80 《龍門西曉望劉十八不至》 唐·李頎

    春臺臨永路,跂足望行子。
    片片云觸,離離鳥渡水。
    叢林遠山上,霽景雜花里。
    不見攜手人,下山采綠芷。

    * 關于峰的詩詞 描寫峰的詩詞 帶有峰的詩詞 包含峰的古詩詞(1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