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峰的詩詞(1208首)

    281 《題頂寺》 唐·李白

    夜宿頂寺。
    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282 《題天柱》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宮,圣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鬬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283 《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為韻》 宋·蘇軾

    東郊欲尋春,未見鶯花跡。
    春風在流水,鳧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艤舟桓山下,長嘯理輕策。

    284 《游靈隱高塔》 宋·蘇軾

    言游高塔,蓐食治野裝。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涼。
    霧霏巖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來人,久便云水鄉。

    285 《殘句白云下兩槍新》 宋·蘇軾

    白云下兩槍新。

    286 《題靈寺壁》 宋·蘇軾

    山上寶陀寺,白發東坡又到來。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

    287 《白鶴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二首》 宋·蘇軾

    林行婆家初閉戶,翟夫子舍尚留關。
    連娟缺月黃昏后,縹緲新居紫翠間。
    系悶豈無羅帶水,?韓退之云: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割愁還有劍铓山。

    288 《贈孤長老》 宋·戴復古

    何處在住,惠遠舊林泉。
    日用無非道,心安即是禪。
    幽棲云壑底,夢寐雪蓬邊。
    何日山陰道,同尋訪戴船。

    289 《諸侄孫登白觀海上一景》 宋·戴復古

    自有此山在,無人作此游。
    氣吞云海浪,笑撼玉秋。
    開辟幾百載,登臨第一籌。
    諸郎莫高興,刻石記風流。

    290 《縹緲》 宋·范成大

    滿載清閑一棹孤,長風相送入仙都。
    莫愁懷抱無消豁,縹緲頭望太湖。

    291 《天都》 宋·范成大

    維帝有下都,作鎮此南國。
    孤撐紫玉樓,橫絕太霄碧。
    晶熒砂竇紅,夭矯泉紳白。
    晴云無盡藏,竟日裊幽石。
    三十五,離立侍傍側。
    會稽眇小哉,請議職方籍。

    292 《次韻陳仲思徑屬西觀雪》 宋·范成大

    仙人漓江游,剪水馮夷宮。
    賓友來鄒枚,寒轡搖冬瓏。
    起望天南陲,玉沙滿長風。
    越人來省識,把酒酹層空。

    293 門嶺遇雨,泊梁山》 宋·范成大

    窮鄉誰與話悲酸,駐馬看云強自寬。
    酒力無端妨宿病,詩情不淺任塵官。
    虎狼地僻炊煙晚,風雨天低夏木寒。
    行盡門千萬丈,梁山鼓角報平安。

    294 《翠寺》 宋·范成大

    來從第九天,橘社系歸船。
    借問翠路,誰參雪竇禪
    應真庭下木,說法井中泉。
    公案新翻出,諸方一任傳。

    295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十如爛銀,晁耀暑光中》 宋·范成大

    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
    雪興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
    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
    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

    296 《天柱》 宋·范成大

    衡山紫蓋連延處,一巉絕擎玉宇。
    漢家憚遠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臥游長揜關,卻寓此石充灊山。
    形摹三尺氣萬仞,世間培塿何由攀?

    297 《過靈石三》 宋·陸游

    迎馬駭衰翁,蜀嶺吳山一洗空。
    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

    298 《過靈石三》 宋·陸游

    曉日曈曨雪未殘,三杰立插云間。
    老夫合是征西將,胸次先收一華山。

    299 《劍門城北回望劍關諸青入云漢感蜀亡事慨然》 宋·陸游

    自昔英雄有屈信,危機變化亦逡巡。
    陰平窮寇非難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300 《明發陳公徑過摩舍那灘石下十首》 宋·楊萬里

    遙松煙未銷,近竹露猶滴。
    矜孤銳,喜以江自隔。
    清潭涵曦紫,碧岫過云白。
    回瞻宿處堤,路轉不可覓。

    * 關于峰的詩詞 描寫峰的詩詞 帶有峰的詩詞 包含峰的古詩詞(1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