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峰的詩詞(1208首)

    181 《水龍吟·天邊縹緲奇》 當代·梁羽生

    天邊縹緲奇,曾是我舊時家處。
    拂袖去來,軟塵初踏,石門西住。
    短鋤栽花,長詩佐酒,幾回凝佇。
    慣裂笛吹云,高歌散霧,振衣上,千嚴樹。

    182 《翠竹》 宋·陳世卿

    翠竹前是我家,歸來重整舊生涯。
    煙霞尚有留人意,爭奈門前駟馬車。

    183 《由大林寺尋講經臺,循香爐側下山》 明·王慎中

    千尺飛蘿手自援,鳴泉處處弄潺。
    棲霧逢僧濕,絕徑穿云見虎閑。
    岸幘正宜巖石上,褰衣時傍竹林間。
    夕陽翠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184 《鐵船》 明·吳國倫

    天風吹席掛廬,棹鼓無聲云漢重。
    一自鐵船飛不去,至今山澤吼雙龍。

    185 《留別九山水》 未知·唐英

    游到九寺,匡廬面目新。
    云封山拒客,花擁路迎人。
    老衲清如鶴,秋林色擬春。
    留連塵世外,悔現宰官身。

    186 《漢陽》 清·曹龍樹

    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
    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色倚天開。
    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云得得來。
    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

    187 《游匡廬曉行太陽山白鶴道中,次李少荃韻》 清·彭玉麟

    月破松梢曉,詩吟馬上秋。
    涼風侵帽角。
    曙色淡鞭頭。
    樹影連村合,泉聲咽石流。

    188 《五老》 現代·葉劍英

    廬山云霧陰晴,伐木丁丁聽有聲。
    五老頭偏聽偏向右,東方紅后見分明。

    189 《石床》 元·汪珍

    常約高僧訪上方,頭老樹掛斜陽。
    仙翁何處歸來晚,風落松花滿石床。

    190 《玉屏》 清·汪士鋐

    玉屏峙霄漢,鳥道度松門。
    昨日登臨處,諸屐底存。
    云生甘在下,嶂出爾何尊。
    極目無窮盡,空青抹一痕。

    191 《前海觀蓮花》 清·石濤

    海風吹白練,百里涌青蓮。
    壁立不知頂,崔嵬勢接天。
    云開墜地,島闊樹相連。
    坐久忘歸去,蘿衣上紫煙。

    192 《云外》 清·程之鵕

    飄渺離奇峙碧空,渾疑云外復云中。
    杜鵑開向春光后,燒遍頭萬樹紅。

    193 《畫天都自題》 未知·劉海粟

    九上黃山絕頂人,縱橫古今感微塵。
    笑煞天都巔客,人間咫尺數煙云。

    194 《孤青》 宋·蔡元厲

    琳館松扉白晝扃,參鸞人去已冥冥。
    天開遠畫樓臺古,地得遺丹草木靈。
    萬壑野云晴釀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馭今何在,檻外孤晚更青。

    195 《天游》 宋·陳觀

    山水參差六曲流,此中絕境適天游。
    幾千萬類塵根凈,三十六云氣浮。
    翠聳層霄巒壑勝,碧籠靜澗竹松稠。
    瓊漿可致故麻熟,飄笠何妨為永留。

    196 《仙都山獨大雪歌》 宋·陳仁玉

    仙居仙人游仙都,帝遣滕六為先驅。
    天花撩亂繽紛舞,秉圭植璧仙靈趨。
    削瓜青玉一萬仞,拔地挺挺撐元虛。
    人言黃帝此輕舉,上有蓮花開碧湖。

    197 《西》 宋·陳摶

    為愛四好,吟頭書日昂。
    巖花紅作陣,溪水綠成稈。
    幾夜礙新月,半山無夕陽。
    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

    198 《青紫亭》 宋·陳應辰

    鐵壁嶙峋構小亭,瀟然云棟接風欞。
    煙光橫抹半紫,山色不磨千古青。
    老去久無金馬夢,歸遲應愧草堂靈。
    明經拾芥成何事,得似朝來對翠屏。

    199 《金寺》 宋·陳自新

    寺外望藍橋,只尺溪山路許遙。
    世事昏人心似醉,倚欄無計遺愁消。

    200 《運司園亭·雪樓》 宋·杜敏求

    西山最高,積雪連四季。
    登樓試寓目,入國有故地。
    烽候雖久息,武經思豫備。
    文饒昔籌邊,公意今無愧。

    * 關于峰的詩詞 描寫峰的詩詞 帶有峰的詩詞 包含峰的古詩詞(1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