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峰度的詩詞(527首)

    481 《鳴水洞辭》 宋·王炎

    艾之西兮汨之原,山石劃斷兮穹巔而嶄巖。
    瀑流下注兮,其上絕而為亹。
    有蛟有龍兮,伏而不怒。
    雷鳴崖下兮,窮年風雨。

    482 《蘭陵王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 元·邵亨貞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483 《蘭陵王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 元·邵亨貞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484 《望海潮 為子初總管壽》 元·王惲

    桐鄉遺愛,于門陰積,充閭氣自蔥蔥。
    霜華對菊,橙金泛?,秋香吹滿簾櫳。
    人物漢元龍。
    喜升堂一拜,今幾相同。

    485 《送劉幼云》 近代·陳三立

    皇云遘屯邅,丕變競興學。
    四方被聲教,繡衣出差錯。
    坐圖昧根據,廷謀脫羈縛。
    東鄰弦歌盛,望洋指先覺。

    486 《寄華亭虛己師》 宋·釋智圓

    懶答公卿信,高眠野同濃。
    虛堂開夜月,孤枕度秋鐘。
    臨水成新作,看云憶舊峰。
    林間仍抱疾,早晚遂相逢。

    487 《送遇貞師歸四明山》 宋·釋智圓

    吟馀江上別,一錫寄扁舟。
    遠度浮殘照,千峰指舊游。
    疏鐘沈杳靄,群木落高秋。
    莫負重來約,禪心本自由。

    488 《庭松》 宋·釋智圓

    喬枝偃蓋勢凌云,一植幽庭度幾春。
    榮落未曾同眾木,孤貞長自伴閑人。
    風生靜夜寒聲健,雪霽遙峰翠色新。
    蕭酒最宜禪定起,坐觀行繞遠埃塵。

    489 《夏日寄諒律師》 宋·釋智圓

    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巖房一望中。
    晝講疏鐘清度越,夜吟殘月冷垂空。
    掃軒靜避階稜蘚,銷暑閑當竹罅風。
    顧我相懷未能去,水邊斜日照梧桐。

    490 《隱靜分題得靜字》 宋·章甫

    平生苦愛閒,多病復便靜。
    每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茲山昔曾登,當暑毛骨冷。
    碧霄環佩聲,古木旌幢影。

    491 《出山追術所見》 宋·張镃

    我家正對風煙住,飽看陰晴變朝暮。
    清秋非但入詩脾,挽向溪山深處去。
    溪山深處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斷頭。
    曬稻坡前移拄杖,罩魚灘際泊扁舟。

    492 《寄遠曲》 宋·趙汝鐩

    君馬踏邊塵,繡帷妾一身。
    仰天無過雁,俯水無游鱗。
    酒難獨自酌,蟻樽空浮春。
    食亦不知味,駝峰徒薦珍。

    493 《送果上人游五臺》 宋·林景熙

    飄飄孤錫度風沙,南北由來本一家。
    參透五臺峰頂雪,卻歸大庾看梅花。

    494 《題赤城霞圖送友歸臺》 明·張羽

    結發好名山,遨游遍吳楚。
    東游不到天臺路,長憶興公賦中語。
    赤城煥高霞,翩然空中舉。
    靈溪碧草春凄凄,瀑水和風響秋雨。

    495 《過云巖(在虎丘寺)》 明·張羽

    逶迤度前峰,到寺行屢歇。
    齋庖竹外煙,汲路松間雪。
    睹水悟真源,聞香解禪悅。
    欲共老僧言,相對還無說。

    496 《瓊島春云》 明·李東陽

    瑤峰獨立倚空蒼,云去云來兩不妨。
    旋逐春寒生苑樹,更隨晴日度宮墻。
    玉皇居處重樓擁,太史占時五色光。
    若與山龍同作繪,也須能補舜衣裳。

    497 《送客至靈谷》 宋·艾性夫

    仙林路細出山腰,靈谷峰高入紫霄。
    立石借為題字壁,倒松因作度溪橋。
    雨花濕地人歸晚,煙草迷川馬去遙。
    記得玄都種桃處,黯然分袂各魂銷。

    498 《尉廨無隙地不能蒔花竹之屬惟廳事前舊有柳一》 宋·晁公溯

    千林春入花梢紅,空庭無樹來東風。
    手栽楊柳三尺許,芳意已在萌芽中。
    官居難期十年木,聊爾移根伴幽獨。
    雨催細葉相續生,眉峰為誰出修綠。

    499 《抵邑示景山》 宋·陳宓

    四望坡陀百里平,群峰相顧最多情。
    船從碧玉堆中度,人向黃雩陳里行。
    訪道幾朝成夜飲,思君何日再晨征。
    暫時分袂休言別,遇有人來數寄聲。

    500 《冬華一夜霜》 宋·陳普

    天地生萬物,節度各有常。
    毫發不可亂,奉時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傷。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

    * 關于峰度的詩詞 描寫峰度的詩詞 帶有峰度的詩詞 包含峰度的古詩詞(5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