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峰巒的詩詞(436首)
361
《水龍吟》 宋·葛長庚
層巒疊巘浮空,斷崖直下分三井。
蒼苔路古,鹿鳴芝澗,猿號松嶺。
露浥鳳簫,煙迷枸杞,綠深翠冷。
笑攜筇一到,登高眺遠,是多少、仙家景。
362
《瑤臺聚八仙》 宋·張炎
由東而南,笑人應接不暇,其秀氣之所鐘歟
屋上青山。
青未了、凌虛試一憑闌。
亂峰疊嶂,無限古色蒼寒。
366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368
《歸王宮次年作》 唐·司馬圖
亂后燒殘數卷書,峰前猶自巒吾廬。
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369
《滿庭芳·大覺光明》 元·長筌子
大覺光明,不須外覓,人人各有如來。
浮生迷昧,販骨走千回。
鑿透靈源法海,禪河漲、風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鐵壁起云雷。
370
《題潛山》 宋·孫僅
勢參吳楚分,作鎮向同安。
地勝塵寰隔,天深洞府寬。
位將衡岳敵,根與霍山盤。
塵見千年白,霞生萬仞丹。
371
《水龍吟.廬山霧》 現代·葉圣陶
廬山霧景難描,影機畫筆都無濟。
晴巒疊翠,倏縈一縷,縞裾輕曳,頓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
又批封卻障,忽開半面,分明見、青螺髻。
樓外叢杉挺峙,似迷藏、與人游戲。
372
《黃海雜興》 清·余鴻
浮云變幻豈無心,閑看云飛酒自斟。
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
雪依片石留鴻爪,臺峙層巒理素琴。
鐘子難逢誰識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373
《湯口》 未知·黃賓虹
朅來湯口意欣欣,卅六奇峰想出群。
松槲千章巖蔽日,林巒四遶磵生云。
乍如琴韻寒泉出,時有茶香午焙聞。
不睹天都真面目,溪橋無語立斜曛。
374
《黃山》 未知·朱光潛
重巒俯伏朝黃岳,戈戟森森御仗前。
海外群峰爭赴壑,云端巨掌欲擎天。
狂風直襲千尋索,急雨時傾百丈泉。
為問綽棋諸羽客,誰揮斤斧劈山川。
375
《留題霍山應圣公廟》 宋·陳網
峻極巍峨勢望雄,層巒疊嶂翠重重。
為神有感興唐祚,作鎮無疆福晉封。
材產十州資構廈,泉分數邑潤耕農。
幽巖舊榻高人隱,絕頂遺墳古帝蹤。
376
《題巾子山廣軒》 宋·陳巖肖
屹立雙峰入云表,登臨聊為小遲留。
四圍山色攙天碧,一曲波光抱郭流。
身世欲違塵俗態,生涯宜與水云謀。
何當占斷層巒頂,一室煙霞百慮休。
378
《靈巖》 宋·李迪
靈巖山勢異,金地景難窮。
塔影遮層漢,鐘聲落半空。
千峰羅雉堞,萬仞聳屏風。
飛鶴來清竇,刳魚掛古桐。
379
《葛稚川煉丹室》 宋·施梓人
暇日肩輿上翠微,煙光巒氣濕人衣。
桃花片片隨流去,巖漏泠泠作雨飛。
丹井稚川成藥處,雙峰滕子讀書基。
觀音閣上清風爽,擬我諸公吟未歸。
380
《五臺山和韻》 宋·史監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云渡遠溪時作團。
花落經臺鐘梵寂,袈裟香靄翠云蟠。
* 關于峰巒的詩詞 描寫峰巒的詩詞 帶有峰巒的詩詞 包含峰巒的古詩詞(4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