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巒寒的詩詞(289首)

    81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 宋·衛宗武

    小林巒、一年芳事,亂紅還又飛雨。
    生香冉冉花陰轉,云擘滿空晴絮。
    游宴處。
    看樂意相關,庭下胎仙舞。

    82 《木蘭花慢(和李E059房題張寄閑家圃韻)》 宋·陳允平

    愛吟休問瘦,為詩句、幾憑闌。
    有可畫亭臺,宜春帳箔,如寄身閑。
    胸中四時勝景,小蓬萊、幻出五云間。
    一掬蘋香暗沼,半梢松影虛壇。

    婉約詠物寫花飲酒

    83 《百字令(西湖十詠·斷橋殘雪)》 宋·陳允平

    凝云冱曉,正コ花才積,荻絮初殘。
    華表翩躚何處鶴,愛吟人在孤山。
    凍解苔鋪,冰融沙甃,誰憑玉勾闌。
    茸衫氈帽,冷香吹上吟鞍。

    84 《瑤臺聚八仙》 宋·張炎

    由東而南,笑人應接不暇,其秀氣之所鐘歟
    屋上青山。
    青未了、凌虛試一憑闌。
    亂峰疊嶂,無限古色蒼寒。

    85 《菩薩蠻(十月十三日,寶應宰招飲,弟子常盼酒所指屏間畫梅乞詞)》 宋·陳造

    冰花的皪冰蟾下。
    松煙竹霧溪橋夜。
    斜倚小峰巒。
    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
    淺笑猶傾國。
    恰似野橋看。
    飄零只等閑。

    86 《菩薩蠻(十月十三日,寶應宰招飲,弟子常盼酒所指屏間畫梅乞詞)》 宋·陳造

    冰花的皪冰蟾下。
    松煙竹霧溪橋夜。
    斜倚小峰巒。
    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
    淺笑猶傾國。
    恰似野橋看。
    飄零只等閑。

    87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88 《水調歌頭(題岳麓法華臺)》 宋·侯置

    曉霧散晴渚,秋色滿湘山。
    青鞋黃帽,忄欠與名士共躋攀。
    窈窕深林幽谷,詰曲危亭飛觀,俯首視塵寰。
    長嘯望天末,余響下云端。

    89 《水調歌頭(題岳麓法華臺)》 宋·侯置

    曉霧散晴渚,秋色滿湘山。
    青鞋黃帽,忄欠與名士共躋攀。
    窈窕深林幽谷,詰曲危亭飛觀,俯首視塵寰。
    長嘯望天末,余響下云端。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柳樹送別

    90 《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闕 通:缺;重巖 一作:重巒)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初中文言文寫水長江寫景熱愛

    91 《滿井游記》 明·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
    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
    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初中文言文小品春天紀游寫景抒情

    92 《登大伾山詩》 明·王守仁

    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
    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
    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登高寫山抒懷愛國壯志

    93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94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95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96 《從駕幸晉陽詩》 南北朝·薛道衡

    省方遵往冊。
    游豫葉前經。
    金吾朝戒道。
    校尉晚巡營。
    重巒下飛騎。
    絕浦渡連旌。
    澗水寒逾咽。
    松風遠更清。
    方觀翠華反。
    簪筆上云亭。

    97 《過陰山和人韻》 元·耶律楚材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98 《宿普圓寺二首》 宋·趙企

    仙巾鶴氅與云輕,晚出巖梯最上層。
    復復隴頭歸去雁,陰陰松下遠來僧。
    風吹寒水光成疊,木落重巒碧有稜。
    行到湖邊歸興盡,畫橋臨水與誰憑。

    99 《游行神童讀書巖》 宋·李寅仲

    古洞閎深勢崛盤,云連十丈地平寬。
    水簾紛若排珠琲,石闕依然聳翠巒。
    綠樹成陰期勿剪,清溪當暑不勝寒。
    數椽償遂諧幽隱,應有高人詠釣盤。

    100 《白苧》 宋·紫姑

    繡簾垂,畫堂悄,寒風淅瀝。
    遙天萬里,黯淡同云冪冪。
    漸紛紛、六花零亂散空碧。
    姑射宴瑤池,把碎玉、零珠拋擲。

    * 關于巒寒的詩詞 描寫巒寒的詩詞 帶有巒寒的詩詞 包含巒寒的古詩詞(2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