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岸頭的詩詞(1007首)

    941 《次韻和張蕓老阻風見寄》 宋·孔武仲

    聞道征帆卻滯留,蕭條湘岸正南頭。
    春光雖有將歸意,野色仍供不盡愁。
    破浪心期元萬里,揚帆目送已千舟。
    山齊亦欲君重訪,逆水如今是順流。

    942 《層樓》 宋·晁公溯

    獨立層樓上,遙看眾壑中。
    山頭冠落日,谷口吸長風。
    云霧吳天接,江湖蜀柁通。
    只今洞庭岸,白浪沒青楓。

    943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944 《舊愛靈溪渡風物之美歸途由浙而江即目成詠》 宋·陳杰

    黃竹弄口雨初晴,靈溪渡頭水漸生。
    兩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鷗鷺我同盟。
    風環搖日浣紗影,云杵打波舂稻聲。
    少日經行渾草草,暮年歸路不勝情。

    945 《十七日窘雨邑中舟還》 宋·陳宓

    行到青山欲盡頭,窮源未省作溪游。
    輕云放日催人渡,積雨肥波送客舟。
    臥看玉簪迎兩岸,心隨繡領逐浮漚。
    眼前邂逅多堪賞,特地安排似此不。

    946 《詠史上·光武》 宋·陳普

    赤符交錫帝心移,不似初來岸幘時。
    浪泊壺頭終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

    947 《石潭道中追賦大江》 宋·陳文蔚

    我生大江東,與江不相識。
    一日作遠游,江頭因目極。
    桃花春未漲,水落略見石。
    望斷淮山青,隔岸才咫尺。

    948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949 《游方壺》 宋·鄧深

    摘勝尋幽須攜壺,人生偷取醉工夫。
    楚天云凈秋雨馀,王孫招客追觀娛。
    晝寢忽來喚宰予,道有方壺宜同趨。
    江神解事驅龍魚,水波不興清風徐。

    950 《解舟》 宋·鄧深

    波面孤篷窄,關頭古渡幽。
    舟輕疾移岸,岸曲屢回舟。
    野潤蒸梅雨,天寒張麥秋。
    欠伸思晚步,舍棹涉芳洲。

    951 《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 宋·方回

    高低田水入溪流,溪岸閒橫野渡舟。
    麥飯家家甑中有,永無犢佩起山頭。

    952 《過長安市》 宋·方回

    算橘租菱小市嘩,堰頭橋尾約千家。
    人家已盡無人處,時見芙蓉一岸花。

    953 《初二日甲子雨阻風自次韻》 宋·方回

    居民汲江水,上下幾千尺。
    麹糵化為酒,不肯賒一滴。
    高要墮黃葉,草樹黯無色。
    詎意阻風人,于此費永日。

    954 《送郝同知》 宋·方回

    仆昔塵忝歲壬戌,甲科為首降為乙。
    宰相謂己□□□,□實見怒出私臆。
    漢東掌教大洪山,寄名帥幕□□。
    □陵還鄂艤安陸,燃火高岸夜伐荻。

    955 《下長安堰》 宋·方回

    已雪又復雨,天寒行路難。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頭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邊泥尚可,未若堰頭泥。

    956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957 《東陽道中二首》 宋·葛紹體

    麥隴東風半展須,桃紅柳綠自相於。
    耕犂歇午炊煙起,斷岸溪頭人釣魚。

    958 《宿磻溪》 宋·葛紹體

    柟岸祖居今寂寞,舊門還向赤山頭。
    夢回淚濕春衫袖,人與赤山相對愁。

    959 《雨過》 宋·黃庚

    雨過山頭云氣濕,潮生渡口岸痕深。
    一聲短笛斜陽外,知有漁舟泊柳陰。

    960 《送榮茂世》 宋·李處權

    戎馮絕黃流,飛塵暗京畿。
    竟成王室禍,痛定不忍思。
    衣冠半陷沒,逃難皆散之。
    有如水衡君,將命弗顧危。

    * 關于岸頭的詩詞 描寫岸頭的詩詞 帶有岸頭的詩詞 包含岸頭的古詩詞(10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