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爭盤紆。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風冷佛骨,六時天樂朝香爐。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寫山詠物
衡岳啼猿里,巴州鳥道邊。故人俱不利,謫宦兩悠然。開辟乾坤正,榮枯雨露偏。長沙才子遠,釣瀨客星懸。
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憂國憂民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唐詩三百首山水抱負
湖闊兼云霧,樓孤屬晚晴。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地名愿望贊美
洪波忽爭道,岸轉異江湖。鄂渚分云樹,衡山引舳艫。翠牙穿裛槳,碧節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
江南春草初冪冪,愁殺江南獨愁客。秦中楊柳也應新,轉憶秦中相憶人。萬里鶯花不相見,登高一望淚沾巾。
極浦三春草,高樓萬里心。楚山晴靄碧,湘水暮流深。忽與朝中舊,同為澤畔吟。停杯試北望,還欲淚沾襟。
江路東連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遙。莫道巴陵湖水闊,長沙南畔更蕭條。
鳳凰銜詔與何人,喜政多才寵寇恂。臺上鴛鸞爭送遠,岳陽云樹待行春。自憐黃閣知音在,不厭彤幨出守頻。應笑馮唐衰且拙,世情相見白頭新。
封作天齊王,清祠太山下。魯公秋賽畢,曉日回高駕。從騎盡幽并,同人皆沈謝。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春城乞食還,高論此中閑。僧臘階前樹,禪心江上山。疏簾看雪卷,深戶映花關。晚送門人出,鐘聲杳靄間。
東岳昔有事,兩臣朝望歸。驛亭開歲酒,齋舍著新衣。上客鐘大理,主人陶武威。仍隨御史馬,山路滿光輝。
愛國抒懷
封疆七百里,祿秩二千石。擁節祠太山,寒天霜草白。
肅寺祠靈境,尋真到隱居。夤緣幽谷遠,蕭散白云馀。晚節持僧律,他年著道書。海邊曾狎鳥,濠上正觀魚。
孤獨懷念友人
釋子身心無垢紛,獨將衣缽去人群。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鐘聲出白云。
陸海披晴雪,千旗獵早陽。岳臨秦路險,河繞漢垣長。行漏通鳷鵲,離宮接建章。都門信宿近,歌舞從周王。
枯松老柏仙山下,白帝祠堂枕古逵。遷客無辜祝史告,神明有喜女巫知。遙思桂浦人空去,遠過衡陽雁不隨。度嶺梅花翻向北,回看不見樹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