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嶺的詩詞(758首)

    41 《蒼龍》 明·王履

    下望上,夭矯蜒蜿飛。
    背無一仞闊,旁有萬丈垂。
    循背匍匐行,視敢縱橫施。
    驚魂及墜魄,往往隨風吹。

    42 《過寄子由三首?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 宋·蘇軾

    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夢里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
    波生濯足鳴空澗,霧繞征衣滴翠嵐。
    誰遣山雞忽驚起,半巖花雨落毿毿。

    43 《題梅云封四絕》 宋·戴復古

    淮南得道南行,上回頭作麼生。
    傳得祖師心印了,缽盂何必與人爭。

    44 《初發桂林,有出之喜,但病余便覺登頓,至》 宋·范成大

    桂林獨宜人,無瘴古所傳。
    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
    堂高愜宴坐,訟簡容佳眠。
    不計身落南,璇柄三回天。

    45 《昱》 宋·范成大

    竹輿搖兀走婆娑,石滑泥融側足過。
    不高人已困,晚登新奈君何!

    46 《三年前嘗與兒輩步過東涇小得勝處可營別墅》 宋·陸游

    前年度踏斜陽,曾卜松陰置草堂。
    只倚氣吞云夢澤,竟無錢買雪堆莊。
    煙脂菱角空頻摘,火齊楊梅已再嘗。
    事不如心居十九,往來常羨捕魚郎。

    47 《過上湖,望招賢江南北山四首》 宋·楊萬里

    下看山似伏濤,見人上旋爭豪。
    一登一陟一回顧,我腳高時他更高。

    48 《過白土,望見芙蓉峰,七八峰最東一峰特奇》 宋·楊萬里

    看山須是高處看,低處看來元不見。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識長身那識面。
    今晨雨止升火輪,一光銷盡千山云。
    千山數日眼中失,今晨頭角都爭出。

    49 《過石磨皆創為田,直至其頂》 宋·楊萬里

    翠帶千鐶束翠巒,青梯萬級搭青天。
    長淮見說田生棘,此地都將作田。

    50 《過主》 宋·楊萬里

    昨日山行尚有村,今朝塞更無門。
    仰攀苔磴上絕頂,卻倒籃輿下峻巒。
    身覺去天才寸許,岸臨無地不堪看。
    前頭尚有芙蓉在,此難登未是難。

    51 《神松即岳神為珪禪師一夕自北移者》 宋·李廌

    初聞百梁村,拔自天池井。
    今知萬松岡,一夕趨北
    顧茲挾山威,何心罔知警。

    52 《傅推官勸農七絕句擬和其五·登》 宋·鄭剛中

    一懷天邊兩角云,頭都見南春。
    莫懷小魯東山意,祗是早來平地人。

    53 《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 宋·鄭剛中

    檐風動修竹,終夜玉相戛。
    曉望山頭松,孤瘦凍欲折。
    欣然發茅亭,準擬看飛雪。
    待之既逾時,腳硬冷如鐵。

    54 《梅亭蓋舊太守徐公禋所作傳者謂公得庾梅移》 宋·吳芾

    已無庾舊時梅,但見梅亭向水開。
    遐想風流猶仿佛,更將梅繞四檐栽。

    55 《自柯山歸再過蒼》 宋·樓鑰

    雨后過蒼,平生行路難。
    危層驚步滑,絕澗覺心寒。
    山逾險,趨平谷更盤。
    年來輕世故,不作險涂看。

    56 《桃花》 宋·徐照

    桃花最高,冰枯泉脈草身高。
    四山相并疑無日,若是南山雪不消。

    57 《斤竹》 宋·張嵲

    朧朧曉月淡,暠暠晨霜秋。
    棄馬沙金平,步過草地
    仰登上層云,俯降入深井。
    回潭冷更清,樹疏逾整。

    58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度慈云境累涼,前看湖南后看江。
    詩魔半餉難調伏,除是休來卻易降。

    59 《下回》 宋·方回

    何所苦,一步一氣喘。
    何所苦,一步一腳軟。
    直視三千丈,石梯落層巘。
    終須到平處,尚作屈曲轉。
    彼猶可通車,太行羊腸坂。
    此乃不容步,險甚蜀道棧。
    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無。

    60 《十月初三日追記丙子歲以此日風尋中度平坑》 宋·舒岳祥

    歲窮常鮮裕,人老更多悲。
    白日無閒客,青山有了時。
    乾坤馬跡滿,風雨鶴巢危。
    去歲來坑,移家度險巘。

    * 關于嶺的詩詞 描寫嶺的詩詞 帶有嶺的詩詞 包含嶺的古詩詞(7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