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岫色的詩詞(144首)
82
《巫山》 宋·曾慥
巫山不可見,翠岫幾重重。
云外藏三島,江頭認九峰。
淡煙迷暝色,疏雨浥秋容。
目斷凝貞路,松風傳連宵。
83
《山館》 宋·余靖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
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
遠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
淵明誰送酒,殘菊繞墻飛。
85
《再游云居》 宋·袁陟
風吹嶺頭樹,似欲招行客。
緣云過絕頂,復見紫霄宅。
平觀三百里,下視八千尺。
隼擊九秋嚴,鵬展萬城翮。
88
《極樂寺》 宋·李堪
空門出白云,梵宇依蒼岫。
天色湛瑤光,春花結野秀。
簷間綺羅被,池底星珠漏。
香沉煙篆馀,文兼雨碑舊。
90
《山行》 宋·劉應時
瘦藤慚愧肯相攜,不怕微茫雪意低。
晚照荒荒迷遠岫,濕云漠漠度前溪。
雖無酒力御寒色,且向梅花覓舊題。
漫說玉堂多勝事,何如丘壑卜幽棲。
91
《題梅山云悅樓》 宋·羅永之
曾讀楊詩識懶云,只今云悅即云孫。
龍無怒色常歸匣,鶴有懽顏獨守門。
春態樂尋吟客伴,心閑喜共野人言。
要知出岫晴方好,樓外蒙蒙煙雨昏。
92
《賦玩珠巖》 宋·任續
山林自空闃,游人事幽討。
岫{左山右晃}與云關。
來跡可堪掃。
艮維矗孤峰,玉簪倚天杪。
93
《小殊山》 宋·上官渙酉
雙岫西南聳,東山小更珠。
形分閩嶺秀,名自隱翁呼。
日映光濃淡,云深色有無。
須憑恕先手,畫作遠山圖。
94
《冷泉堂》 宋·宋孝宗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獨立名飛來。
參差翠麓儼如畫,石骨蒼潤神所開。
忽開彷像來宮囿,指顧已驚成列岫。
規模絕似靈隱前,面勢恍疑天竺后。
95
《東池詩》 宋·蘇為
謝塘疏鑿時,滄洲聊可擬。
高有智者情,淡如君子旨。
秋光夜初永,漁唱幽宜起。
白鷺閑不驚,圓荷翠相倚。
96
《天童寺》 宋·王應麟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宮殿白云飛。
鐘聲出岫客初到,月色滿庭僧未歸。
偶有閒情依凈土,竟無塵慮瀆天機。
明朝尚有登高興,千仞岡頭一振衣。
97
《湖山紀游》 宋·王執禮
吳山東南秀,蔥郁盤帝城。
西湖據其趾,御氣通波心。
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榮。
□晨天宇穆,惠風汎初晴。
99
《題云錦園》 宋·庾卜禮
我觀大瀛海,山與水相伴。
維茲山水麗,邈在西南畔。
公如出岫云,頃刻固已漫。
倏爾轉晴空,化為五色斕。
100
《夜渡甌江》 明·侯一元
暝色度歸橈,長風動泬寥。
漸藏江岫月,正落海門潮。
委運同飄瓦,全生學緯蕭。
江湖易成夢,頓欲謝清朝。
* 關于岫色的詩詞 描寫岫色的詩詞 帶有岫色的詩詞 包含岫色的古詩詞(1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