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巖骨的詩詞(407首)
301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302
《石棧河在洪閘》 宋·李廌
奔騰龍嶠麓,深壑斷如截。
石棧架寒溪,盤陀臥精鐵。
從衡布方楚,片段發文裂。
平如中唐甓,罅密不容泄。
303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304
《雨中游法王寺詩》 宋·李廌
雨腳如麻未肯收,雨中還作法王游。
云埋輦路煙初合,水濺松巖雪亂流。
心畏險途常恐失,寒侵病骨已知秋。
群峰聳峭猶無畏,為語山僧不用留。
305
《孔北海堂》 宋·李廌
卯金自中葉,已若子南周。
阿瞞制威福,九鼎若綴旒。
余子不復忌,多士例為仇。
嶄然見芒角,已坐錮與鉤。
306
《送李能》 宋·李新
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歸。
晴光闊天宇,羃羃祥煙飛。
旦起修羊酒,來觀石麟兒。
刮眼玉骨異,無用金絡羈。
307
《江提倉生日二首》 宋·李新
自應騎鶴下浮丘,雅意人間事俊游。
長久方壺新歲月,飄遙江左舊風流。
巖椿骨老三千尺,佳氣春回十五州。
溫詔趨歸行有日,此封端是富民侯。
310
《游西山》 宋·鄭剛中
我來西江邊,兀坐閱寒暑。
水外有佳處,欲往興輒阻。
昨朝主人閑,聯轡臨洲渚。
開船入江云,絕渡不須櫓。
311
《承天寺》 宋·李彌遜
宿雨洗蒼骨,峰巒發新秀。
尋幽躡奇蹤,騰踏眾山囿。
層林銷巖隈,空兀見危構。
空高望浮黎,靜圣帶靈鷲。
312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宋·鄧肅
高巖去天尺五耳,下飛瀑布千尋水。
山間瘦竹映枯松,歲寒相對凜君子。
杖藜去去尋幽人,剝啄扣門公勿嗔。
凡骨膻腥儻不厭,愿供薪水看修真。
高人隱幾語言絕,大巧深藏端若拙。
無乃誤游天目山,偶見唐公冠帶鐵。
313
《謝韓秀才送松栽四首》 宋·馮時行
餐松食柏老巖巒,藥餌從今可問端。
發白顏蒼無復懼,骨青髓綠后來看。
色隨春焙茶煙碧,涼入晨烹灶火殘。
自是本來山澤相,故煩天遣伴凄寒。
315
《元丹歌贈會稽陳處士》 宋·曹勛
塵波溢目深溟渤,往古來今空出沒。
喜君相見話丹經,起我凌云惡阡陌。
我生素乏兒女姿,面上巉巖聳山骨。
少年避地東海隅,架竹編茅剪荊棘。
316
《題關云長廟》 宋·胡寅
西方有幻師,以利行幻術。
利他乃甘言,自利則其實。
曾微證形象,雇喜論恍惚。
可憐億兆人,明智百無一。
317
《別臨邛知縣李允成》 宋·李流謙
周公山前傾蓋時,再歲通家同骨肉。
紫巖樓畔又從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另來每恨無見日,要見夙緣償未足。
公來臨邛弄鳴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318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319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320
《再用韻送印老》 宋·李流謙
抖擻孤懷十日談,不將幽憤托巫咸。
別來斷雁虛秋信,夢破驚猿憶曉巖。
脫葉趁風聲互答,歸鴉赴日影相銜。
臨分斗偈無多惜,濁骨憑師為點凡。
* 關于巖骨的詩詞 描寫巖骨的詩詞 帶有巖骨的詩詞 包含巖骨的古詩詞(4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