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畔的詩詞(152首)

    61 《送僧之石梁》 宋·釋重顯

    萬卉流芳,不知春力。
    巖畔澗下,蹙紅皺碧。
    乘興復誰同,孤蹤遠仇敵。
    君不見五百圣者導雄機,靈峰晦育深無極。
    寒山老,寒山老,隨沉跡,迢迢此去須尋覓。
    花落花開獨望時,記取白云抱幽石。

    62 《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 宋·蘇頌

    幽棲新得地,樸飾敢求全。
    一畝真儒有,三年近道邊。
    鋤荒還見舊,革陋遂成妍。
    棟宇依巖畔,煙云入檻前。

    63 《走筆奉酬簽判殿丞游思上人院》 宋·蘇頌

    坐合何時得少休,羨君乘興喜尋幽。
    每逢幕府文書簡,便作湖山佛寺游。
    巖畔揮毫傳麗句,林間炊黍飫香羞。
    會須偷撥間忙日,更上高軒看碧流。

    64 《靈巖寺》 唐·白居易

    館娃宮畔千年寺,水闊云多客到稀。
    聞說春來更惆悵,百花深處一僧歸。

    65 《滿江紅(和傳巖叟香月韻)》 宋·辛棄疾

    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
    又還怪、冰霜側畔,蜂兒成簇。
    更把香來薰了月,卻教影去斜侵竹。
    似神清、骨冷住西湖,何由俗。

    秋天演習寫人愛國

    66 《鵲橋仙(巖桂和韻)》 宋·趙孟堅

    明金點染,枝頭初見,四出如將刀翦。
    芳心才露一些兒,早已被、西風傳遍。
    歸來醉也,香凝襟神,疑向廣寒宮殿。
    便須著個膽瓶兒,夜深在、枕屏根畔。

    67 《水調歌頭(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魁讀書巖賦水調歌頭調)》 宋·劉克遜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群英。
    清風峽畔,至今堂已讀書名。
    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重陽節飲酒抒懷思鄉

    68 《水調歌頭(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狀元讀書巖)》 宋·章謙亨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群英。
    清風峽畔,至今堂以讀書名。
    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69 《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 宋·杜應然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圣像威靈民名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老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70 《贈劉升之蟄龍巖》 宋·胡槻

    東望堯山西舜宮,山人名姓不求通。
    蟄巖側畔蘧廬子,即是巢由住個中。

    71 《三曲仙機巖》 宋·白玉蟾

    織就霓裳御泠風,玉梭隨手化成龍。
    天孫歸去星河畔,滿洞白云機杼空。

    72 《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 宋·毛滂

    玉階桂影秋綽約,天風為卷浮云幕。
    嬋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蒼巖忽生云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
    娟娟石畔為誰妍,香露著人清入膜。

    73 《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 唐·宋之問

    移疾臥茲嶺,寥寥倦幽獨。
    賴有嵩丘山,高枕長在目。
    茲山棲靈異,朝夜翳云族。
    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巖谷。

    74 《稱心寺》 唐·宋之問

    步陟招提宮,北極山海觀。
    千巖遞縈繞,萬壑殊悠漫。
    喬木轉夕陽,文軒劃清渙。
    泄云多表里,驚潮每昏旦。

    75 《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之作》 唐·崔日知

    夙齡秉微尚,中年忽有鄰。
    以茲山水癖,遂得狎通人。
    迨我咸京道,聞君別業新。
    巖前窺石鏡,河畔踏芳茵。

    76 《游峽山寺》 唐·楊衡

    結構天南畔,勝絕固難儔。
    幸蒙時所漏,遂得恣閑游。
    路石蔭松蓋,檻藤維鶴舟。
    雨霽花木潤,風和景氣柔。

    中秋節月亮哲理

    77 《題杭州天竺寺》 唐·張祜

    西南山最勝,一界是諸天。
    上路穿巖竹,分流入寺泉。
    躡云丹井畔,望月石橋邊。
    洞壑江聲遠,樓臺海氣連。
    塔明春嶺雪,鐘散暮松煙。
    何處去猶恨,更看峰頂蓮。

    78 《嚴子重以詩游于名勝間舊矣余晚于江南相遇甚樂…之和》 唐·陸龜蒙

    每值江南日落春,十年詩酒愛逢君。
    芙蓉湖上吟船倚,翡翠巖前醉馬分。
    只有汀洲連舊業,豈無章疏動遺文。
    猶憐未卜佳城處,更劚要離冢畔云。

    79 《和陸拾遺題諫院松》 唐·吳融

    落落孤松何處尋,月華西畔結根深。
    曉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宮墻百雉陰。
    野鶴不歸應有怨,白云高去太無心。
    碧巖秋澗休相望,捧日元須在禁林。

    80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 關于巖畔的詩詞 描寫巖畔的詩詞 帶有巖畔的詩詞 包含巖畔的古詩詞(1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