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心的詩詞(1626首)

    101 《靈巖一線天》 宋·徐幾

    盡日摩挲蘚石斑,幾人來此駐吟鞍。
    誰知一線通天處,照見人心凜凜寒。

    102 《巖桂花》 宋·徐介軒

    翠葉金華小膽瓶,輕拈微嗅不勝情。
    從教失陷沈煙冷,驀地薰心夢也清。

    103 《登瑞巖山》 宋·徐師仁

    攜筇登絕巘,朝爽薄危欄。
    乘勝移杯爵,憑高憶羽翰。
    泉聲穿石響,樹色入秋寒。
    對酒頻長望,心同渤澥寬。

    104 《游洞巖》 宋·徐文卿

    跨馬絕風煙,夜與云俱宿。
    彈琴向窗間,微月掛森木。
    曉行巖上路,一溪緣凈綠。
    路窮入其中,溪流貫山腹。

    105 《題西巖寺》 宋·許應龍

    修行極則到心安,靜處忙中只一般。
    談笑打開新鋪席,此身元不離蒲團。

    106 《淳熙丁未初伏奉親避暑中巖》 宋·楊光

    伽陀坐斷碧巖陰,手眼無非利物心。
    借我初庚滌袢暑,泠風美蔭木千尋。

    107 《巖桂》 宋·楊與立

    自從月窟得靈根,使擅人間眾森尊。
    萬斛天香非世有,十分秋色至今存。
    林高直接孤輪影,枝花休尋舊斧痕。
    午夜樓頭足心賞,天低風細欲飛魂。

    108 《暢巖》 宋·姚嗣宗

    石作峒房勢,水隨人意流。
    兩巖長濺雨,五月便驚秋。
    此景多深趣,吾心真樂游。
    山翁中宿酒,欲醉五更頭。

    109 《東巖寺》 宋·雍大椿

    精廬隱東山,氣象嚴竹柏。
    入門佛畫好,曉日明金碧。
    向來巖名寺,初不覘遺跡。
    隱庵中梁秀,邂逅論夙昔。

    110 《題靈巖各景·漣漪洞》 宋·元勛

    畏心恐靈居,空渺不可際。
    奇石墜驚云,涼坐得少憩。
    何曾落花流,自隔人間世。

    111 《游寒巖》 宋·曾極

    金玉其相一兩花,遐心空為爾興嗟。
    山礬不用來修敬,只許江梅共一家。

    112 《題寶蓋巖寺》 宋·張士遜

    身為冠冕留,心是云泉客。
    每到云泉中,便擬忘歸跡。
    況茲寶蓋巖,天造清涼宅。
    稅車官道邊,誰知愿言適。

    113 《云巖寺二首》 宋·張縯

    棟宇何年有,云巖擁樹深。
    山僧傳舊險,詩者有行吟。
    云影侵巾屨,江聲送古今。
    荔枝何用數,撫字每勞心。

    114 《敕差靈巖寺主大師詳公赴寺》 明·張掞

    黃紙除書下九天,岱宗西麓鎮金田。
    鷲峰肅肅臻多士,蘭社熙熙撫眾賢。
    像室光華輝曉日,禪心清凈擢秋蓮。
    山泉自此增高潔,云集十方結勝緣。

    115 《賦玉巖》 宋·趙希融

    君不見陶令門前栽五柳,聊為折腰辭五斗。
    歸來三徑足歡娛,琴書得趣人誰有。
    又不見和靖卜築臨西湖,湖山勝景天下無。
    至今疏影橫斜句,人與梅花其清癯。

    116 《送詩僧隆瘦巖》 宋·趙希桐

    五載京華客,山中坐得牢。
    禪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濤。
    入派名隨重,游方步轉高。
    秋風飛錫遠,相憶讀離騷。

    117 《游月巖書二絕經紀其清》 宋·趙虞臣

    蘭著秋花分外奇,月巖清坐聽枰棋。
    笑譚相與同心處,更近新涼八月時。

    118 《麥秋劭農隨侍郡侯杖屨獲遂澹巖一游浪吟古句》 宋·趙與泳

    玲瓏巖竅高倚空,霧靄山巔氣郁蔥。
    征途倍喜憩美蔭,石室況乃來清風。
    屈曲兩門最虛敞,不斤不斧誰施工。
    眼高城郭喧囂外,詩在煙云縹緲中。

    119 《黃巖縣樓》 宋·鄭伯熊

    飛甍郁崢嶸,萬井交錯綜。
    俯仰各有則,靜以御群動。
    平時心匠微,斤斧袖不用。
    少施見其余,規畫已驚眾。
    姬公昔營洛,道德作梁棟。
    東家有余材,鳳衰無復夢。
    帝方議明堂,行矣與君共。

    120 《和吳{左山右肅}巖韻》 宋·朱南杰

    春回筆底露潛機,為怯高吟且遁肥。
    又見牛鞭春到日,羞披鶉結舊來衣。
    雪隨著處分單厚,梅不關人自密稀。
    歸計商量今始定,樂哉心事看云飛。

    * 關于巖心的詩詞 描寫巖心的詩詞 帶有巖心的詩詞 包含巖心的古詩詞(16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