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心的詩詞(1626首)

    21 《登蒲澗寺后二巖三首》 唐·李群玉

    五仙騎五羊,何代降茲鄉。
    澗有堯年韭,山馀禹日糧。
    樓臺籠海色,草樹發天香。
    浩嘯波光里,浮溟興甚長。

    戰爭愛國抱負組詩

    22 《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杰》 唐·顧云

    九華太守行春罷,高絳紅筵壓花榭。
    四面繁英拂檻開,帖雪團霞墜枝亞。
    空中焰若燒藍天,萬里滑靜無纖煙。

    婦女離別

    23 《夏日宿靈巖寺宗公院》 唐·羅鄴

    寺入千巖石路長,孤吟一宿遠公房。
    臥聽半夜杉壇雨,轉覺中峰枕簟涼。
    花界已無悲喜念,塵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縱使重來此,息得心猿鬢已霜。

    24 《送僧歸北巖寺》 唐·黃滔

    北巖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蘿成古樹。
    題詩昔佳士,清風二林喻。
    上智失扣關,多被浮名誤。

    25 《復留侯從效問南漢劉巖改名龑字音義》 唐·詹敦仁

    伏羲初畫卦,蒼氏乃制字。
    點畫有偏旁,陰陽貴協比。
    古者不嫌名,周公始稱諱。
    始諱猶未酷,后習轉多忌。

    26 《贈巖居僧》 唐·齊己

    石如騏驎巖作室,秋苔漫壇凈于漆。
    袈裟蓋頭心在無,黃猿白猿啼日日。

    27 《奉和郎中題仙巖瀑布十四韻》 唐·靈澈

    致閑在一郡,民安已三年。
    每懷貞士心,孫許猶差肩。
    采異百代后,得之古人前。
    捫險路坱圠,臨深聞潺湲。

    28 《游靈巖記》 明·高啟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游之遺處也。

    辭賦精選紀游諷刺

    29 《賦得巖穴無結構》 隋代·王申禮

    巖間無結構,谷處極幽尋。
    葉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徑,清漳響邱琴。
    獨有棲遲客,留連芳杜心。

    人民生活

    30 《清平樂(詠巖桂)》 宋·蘇庠

    斷崖流水。
    香度青林底。
    元配騷人蘭與芷。
    不數春風桃李。
    淮南叢桂小山。
    詩翁合得攀翻。
    身到十洲三島,心游萬壑千巖。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送別

    31 《清平樂(巖桂盛開,戲呈韓叔夏司諫)》 宋·向子諲

    吳頭楚尾。
    踏破瓦鞋底。
    萬壑千巖秋色里。
    不耐惱人風味。
    而今老我薌林。
    世間百不關心。
    獨喜愛香韓壽,能來同醉花陰。

    32 《桂飄香(元名花心動)》 宋·曹冠

    律應清商,嫩涼生、金風乍飄林葉。
    玉兔騰精,光浸樓臺,宛似廣寒宮闕。
    遠山橫翠煙霏斂,鵲枝繞、蛩聲凄切。
    氣蕭爽,一年好處,桂花時節。

    詠物愛國思鄉

    33 《滿江紅(北巖寺餞別張子儀,醉歸口占)》 宋·管鑒

    百罰深杯,都不記、歸來時節。
    仿佛聽、重城更鼓,催成離缺。
    江上愁心山斂翠,津頭夜色沙如雪。
    漸中年、懷抱更深交,難為別。

    34 《念奴嬌·賦雨巖》 宋·辛棄疾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
    一點凄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郭。
    并竹尋泉,和云種樹,喚做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長藉邱壑。
    休說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孤獨凄涼

    35 《摸魚兒(兩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名山鬼謠)》 宋·辛棄疾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落日無語。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
    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

    宋詞精選七夕節孤獨

    36 《賀新郎(題傳巖叟悠然閣)》 宋·辛棄疾

    路入門前柳。
    到君家、悠然細說,淵明重九。
    歲晚凄其無諸葛,惟有黃花入手。
    更風雨、東籬依舊。

    37 《新荷葉(再題傅巖叟悠然閣)》 宋·辛棄疾

    種豆南山,零落一頃為萁。
    幾晚淵明,也吟草盛苗稀。
    風流劃地,向尊前、采菊題詩。
    悠然忽見,此山正繞東籬。

    38 《鳳棲梧(題巖室)》 宋·高觀國

    巖室歸來非待聘。
    渺渺千崖,漠漠江千頃。
    明月清風休弄影。
    只愁踏破蒼苔徑。
    摘取香芝醫鶴病。
    正要癯仙,相伴清閑性。
    朝市不聞心耳靜。
    一聲長嘯煙霞冷。

    婉約寫人相思

    39 《鵲橋仙(巖桂和韻)》 宋·趙孟堅

    明金點染,枝頭初見,四出如將刀翦。
    芳心才露一些兒,早已被、西風傳遍。
    歸來醉也,香凝襟神,疑向廣寒宮殿。
    便須著個膽瓶兒,夜深在、枕屏根畔。

    40 《瑞鶴仙(癸卯歲壽方蕙巖寺簿)》 宋·吳文英

    轆轤春又轉。
    記旋草新詞,江頭憑雁。
    乘槎上銀漢。
    想車塵才踏,東華紅軟。

    * 關于巖心的詩詞 描寫巖心的詩詞 帶有巖心的詩詞 包含巖心的古詩詞(16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