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崖的詩詞(527首)

    161 《靈巖》 宋·劉黻

    千巖圍一寺,入境便無塵。
    古木猶知已,高崖若正人。
    山靈袪虎跡。
    石髓幻龍身。
    上有通天竅,民愁獨未伸。

    162 《中巖文老和予游字韻見寄用韻為報》 宋·晁公溯

    我雖券內士,常思方外游。
    未見夫鐵腳,況逢钁頭。
    癯然只樹老,隱此陰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163 《去通義按刑漢嘉至中巖師伯渾臨別于此因成二》 宋·晁公溯

    相送自崖返,忍看騎馬回。
    故情真獨厚,疊鼓未須催。
    此去無三舍,相留盡一杯。
    風林如惜別,摵摵暮聲哀。

    164 《中巖》 宋·晁公溯

    我聞慈姥巖,今作巖中游。
    驚嗟未省見,入蜀今白頭。
    松道夾蕭森,石門閉清比。
    蘚字崖壁古,蟲書山葉秋。

    165 《中巖十八詠·寒峰軒》 宋·晁公溯

    崖陰日慘慘,石潤露漙漙。
    何似藍田下,高并玉山寒。

    166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167 《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宋·方回

    眾山環如規,中有一川水。
    山腴翠樹圓,水潔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習文史。
    此翁獨能詩,早充賓貢士。

    168 《邛州西巖軒閣陋甚掄仲知府舍人侍殿撰公來游》 宋·郭印

    鶴山爭攬勝,此地獨超然。
    秀巘修屏立,枯崖半屋懸。
    團云饒翠竹,鳴玉落清泉。
    自得高人賞,佳名日益傳。

    169 《棲巖》 宋·釋紹曇

    拗折妝藤枝,靠全險崖句。
    佛祖謾尋蹤,無你湊泊處。

    170 《月巖》 宋·釋紹曇

    平如鏡面險如崖,光境俱忘裂萬差。
    這里無伊蹲坐處,空生徒自惹天花。

    171 《古巖》 宋·釋紹曇

    揭示先天那一機,孤危不立自孤危。
    懸崖撒手人無數,石爛松枯總不知。

    172 《為圣俞頌橘巖》 宋·釋紹曇

    洞庭秋晚半青黃,須待霜林熟自香。
    不向懸崖親撒手,認皮作炎錯承當。

    173 《題佛跡巖》 宋·釋紹曇

    一度拚身透險崖,石頭機路骨如苔。
    腳跟點地不點地,立處何曾踏實來。

    174 《題巖寒拾》 宋·釋師范

    五峰路上,雙澗寺前。
    藏頭露面,撫背拍肩。
    舉筆欲題題不得,斷崖千仞鎖寒煙。

    175 《寧退耕巖維石隆湖隱皆嘗有德於余圖報未能而》 宋·釋文珦

    吾生素無寵祿愿,自向空林灰百念。
    但存心地如砥平,不道人間有崖塹。
    皇天幸能念無辜,脫我險難歸夷涂。
    天定勝人乃其證,紛紛譖舌胡為乎。

    176 《為言以道賦巖隱》 宋·釋文珦

    隱者心常靜,山林跡易安。
    幾年靈運屐。
    九轉葛玄丹。
    石圃菁苗在,崖房桂影寒。
    豈知塵世窄,萬事雜悲歡。

    177 《題南巖》 宋·釋行海

    昔年此地屬龍門,兩壁崖崖禹鑿痕。
    泉墮半空翻作雨,天藏一竅狹于村。
    蘿煙尚瘞仙人骨,磯月應招釣客魂。
    巖下住僧多白首,不聞塵世似桃源。

    178 《寄隆虛巖行人》 宋·釋行海

    藤花小朵插軍持,香篆輕煙裊裊移。
    山鳥不啼禪定處,池魚偏集誦經時。
    風聲入戶松千樹,月影臨窗竹一枝。
    舊日寒山行道外,崖間葉上亦題詩。

    179 《蘇溪特護坐禪巖》 宋·釋智朋

    當機突出鴨吞螺,奈此懸崖峭壁何。
    等是蘇溪蹲坐處,且非蒼檜影婆娑。

    180 《題智門寺寄住山伊巖玉老》 宋·宋伯仁

    筍轎沖煙落翠巔,白巖山裹借床眠。
    飽聽溪水云深處,笑索梅花雪后天。
    幾世世修三世福,萬燈燈是一燈緣。
    吾生誤讀磨崖頌,落得吳霜點鬢邊。

    * 關于巖崖的詩詞 描寫巖崖的詩詞 帶有巖崖的詩詞 包含巖崖的古詩詞(5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