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崖境的詩詞(55首)

    41 《游老君洞》 宋·劉子薦

    第一真巖豈浪名,高明洞達窈而深。
    冠天下神仙勝境,副我生山水知音。
    崖激湍流騰雪玉,燈搖石瑩燦星金。
    少焉月出東山上,何必蓬萊海上尋。

    42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43 《石仙觀》 宋·張漢彥

    蒼崖如壁立,神仙好巖居。
    杖藜往佳招,還與勝境俱。
    尋幽憩真館,訪古得遺書。
    傍有千尋木,中藏蟬蛻軀。

    44 《山行》 宋·趙立

    愛殺瀟湘境,山行知幾重。
    風清秋思重,云淡曉陰濃。
    隔水時呼艇,經崖自策筇。
    巖扃聊問訊,把酒欠從容。

    45 《游西山同項可立宿靈隱西庵》 元·黃溍

    薄游厭人境,振策窮幽躅。
    理公所開鑿,遺跡在巖麓。
    秋杪霜葉丹,石面寒泉綠。
    仰窺條上猿,攀蘿去相逐。

    46 《赤城》 元·黃溍

    雞鳴秣吾馬,晚飯山中行。
    何以慰旅懷,赤城有嘉名。
    灘長石齒齒,樹細風泠泠。
    時見巖壁間,粲若丹砂明。

    47 《小峨眉》 宋·范成大

    三峨參橫大峨高,奔崖側勢倚半霄。
    龍跧虎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從岷嶓過其下,奠山著藉稱雄豪。
    告成歸來兩階舞,泗濱錫貢備九韶。

    48 《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啟

    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
    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
    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49 《姑蘇雜詠 劍池》 明·高啟

    干將欲飛出,巖石裂蒼礦。
    中間得深泉,探測費修綆。
    一穴海通源,雙崖樹交影。
    山中多居僧,終歲不飲井。

    50 《山路曉行》 宋·陳與義

    兩崖夾曉月,萬壑分秋風。
    今朝定何朝,孤賞莫與同。
    石路抱巖轉,云氣青濛濛。
    籃輿拂露枝,亂點驚仆童。

    51 《十七日夜詠月》 宋·陳與義

    月輪隱東峰,奇彩在南嶺。
    北崖草木多,蒼茫映光景。
    玉盤忽微露,銀浪瀉千頃。
    巖谷散陸離,萬象雜形影。

    52 《題延慶觀六時泉》 宋·王之望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時甘露雨真珠,梯巖穿壑身親到,始信仙靈境界殊。

    53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54 《崇山圖七賢詩》 宋·張嵲

    題輿意匠崇崖圖,魯侯為賦溪隱詩。
    長松短壑歷可數,坐使妙境移于斯。
    地靈神秀天所秘,豺嗥虺伏鬼莫窺。
    芟蓬扶翳快登覽,若有異物陰相之。

    55 《同邱直長和歐公三游洞韻》 宋·孫應時

    維舟下牢關,散策上西嶺。
    天風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蔥蘢間。
    珊瑚為門玉為里,石骨千年凝綠髓。

    * 關于巖崖境的詩詞 描寫巖崖境的詩詞 帶有巖崖境的詩詞 包含巖崖境的古詩詞(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