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寺的詩詞(159首)

    141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前僧已著草茅培,后死猶來瘞骨灰。
    一醉劇談非為爾,自澆胸次有崔巍。

    142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馬饑人困日西昏,無限歸鴉已著村。
    記取東禪風雨夕,臥無床薦闔無門。

    143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不惜沖泥步步前,為聞幽處有明川。
    峰回路轉酬勞客,一派琉璃春正妍。

    144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跨溪臨岸各清真,上客來臨景更新。
    幽樹好花修竹色,相鮮浮動鏡中春。

    145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種竹何時匝兩垠,只今疎翠已情親。
    會看染合全溪影,照映來游碧落身。

    146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謔浪瀾翻間底訶,絕勝歌貫舞婆娑。
    解頤為聽談詩妙,脫腕空傳草檄多。

    147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莫笑田翁不任真,好賢留客意殊親。
    海棠半拆山丹重,京洛何曾遠客身。

    148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宋·胡寅

    重按東皋豈自歸,曾聞歸思勇如飛。
    只因昨夜沉香帳,蟣虱{上夂下寅}緣金縷衣。

    149 《東巖施頭陀所隱也頭陀唐人初居郡之奉對寺太》 宋·李流謙

    勝地憶屢到,變革非昔年。
    律居掃積陋,禪房侈舊觀。
    老衲不可見,遺事故老傳。
    使君擅一壑,憑愚妄自賢。

    150 《未至池陽五里有齊山寺后巖石巉然緣崖而上絕》 宋·楊冠卿

    泉石吾膏肓,佳處每忘返。
    攜壺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巖如獻狀,秀色疊層巘。
    緣云梯逕入,危磴石偃蹇。
    洞戶訪真仙,丹成骨已換。
    羽化今幾年,鸞鵠若在眼。

    151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齋郊壇寺僧拉登梅巖讀高》 宋·程公許

    祝冊頌九重,郊丘以晴禱。
    小臣職駿奔,單車倦涂潦,崇阜逾巘崿,層壇敷千藁右興念經始,面勢若天造。

    152 《過云巖(在虎丘寺)》 明·張羽

    逶迤度前峰,到寺行屢歇。
    齋庖竹外煙,汲路松間雪。
    睹水悟真源,聞香解禪悅。
    欲共老僧言,相對還無說。

    153 《潘丈游南寺靈巖天臺回遂呈劉學錄》 宋·陳宓

    不到南山逐勝游,新詩題遍柳公樓。
    須驅塵世蚊虻暑,喚起云天雕鶚秋。
    盞斝獻酬依未蔭,笑談喧寂間川流。
    自憐因病成慵懶,一日那無一日休。

    154 《節后赴傳巖叟之招望日同游棲隱庵華嚴寺吳巖》 宋·陳文蔚

    乘興聯翩渡小溪,輕車不怕日斜西。
    擬來古寺觀新扁,且向山齋讀舊題。
    茆屋起煙歸路暝,秋云閣雨暮天低。
    人生適意惟行樂,不較毫芒寵辱齊。

    155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156 《寄白蓮寺隆虛巖》 宋·顧逢

    人自菁山出,先須問老師。
    未痊張籍眼,不廢貫休詩。
    課佛輪珠滑,翻經破帽欹。
    幾年修凈業,喜近白功池。

    157 《題智門寺寄住山伊巖玉老》 宋·宋伯仁

    紫微深處著招提,古跡名臣事兩寄。
    宣子畫由高廟治,越王心有孝宗知。
    萬竿玉立春來早,六角池深月上遲。
    禪定十年簾不卷,不知門外幾盤棋。

    158 《題智門寺寄住山伊巖玉老》 宋·宋伯仁

    筍轎沖煙落翠巔,白巖山裹借床眠。
    飽聽溪水云深處,笑索梅花雪后天。
    幾世世修三世福,萬燈燈是一燈緣。
    吾生誤讀磨崖頌,落得吳霜點鬢邊。

    159 《馀干資福寺巖桂盛開因折一枝戲成絕句》 宋·喻良能

    綠玉枝頭金粟團,可人風味勝紅蘭。
    一枝攜向金溪去,袖里誰知有廣寒。

    * 關于巖寺的詩詞 描寫巖寺的詩詞 帶有巖寺的詩詞 包含巖寺的古詩詞(1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