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中人的詩詞(1375首)

    721 《次韻奉送公定》 宋·黃庭堅

    去年君渡河,棗下實離離。
    今年君渡河,剝棗詠豳詩。
    直緣恩義重,不憚鞍馬疲。
    詩書半行李,道路費歲時。

    722 《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啟

    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
    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
    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723 《和胡少汲游山》 宋·晁說之

    峭直漢大夫,伊余忝末胄。
    出不還良媒,生本值惡宿。
    高曾耀圖牒,罪戾辱堂構。
    十饑付群兒,萬恨閣孤咮。

    724 《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宋·王禹偁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昆侖,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725 《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宋·王禹偁

    西門送仆射,鞍馬照路光。
    南門送貳卿,冠蓋遙相望。
    東門送郎吏,艤舟隋堤傍。
    郎吏誠隔品,同直白玉堂。

    726 《寒林石屏》 宋·王令

    虢山之遠數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
    舟車虢來每苦重,釜盎尚棄不肯攜。
    茍非世尚且奇怪,孰肯甚遠載以來。
    何況虢人自珍秘,得一不換千瓊瑰。

    727 《子平寄惠希夷陳先生服唐福山藥方因戲作雜言》 宋·文同

    蜀江之東山色盡如赭,有道人云此是丹砂伏其下。
    煙云光潤若洗濯,澗谷玲瓏如刻畫。
    我聞神仙草藥不在丹上生,是中當有靈苗異卉之根莖。
    果然人言所出山芋為第一,西南諸郡有者皆虛名。

    728 《書郭熙橫卷》 宋·蘇轍

    鳳閣鸞臺十二屏,屏上郭熙題姓名。
    崩崖斷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欹傾。
    黃散給舍多肉食,食罷起愛飛泉清。
    皆言古人不復見,不知北門待詔白發垂冠纓。

    729 《送項平甫倅池陽》 宋·姜夔

    項侯聲名天宇窄,與君俱是荊湖客。
    向來相聞不相值,長安城中乃相識。
    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知君筆墨與性合,妙處突過蘇李前。

    730 《孔北海堂》 宋·李廌

    卯金自中葉,已若子南周。
    阿瞞制威福,九鼎若綴旒。
    余子不復忌,多士例為仇。
    嶄然見芒角,已坐錮與鉤。

    731 《次韻趙使君師夏謁白鹿游棲賢長句》 宋·曹彥約

    三峽移名澗響空,中著一橋如飲虹。
    帝連濺瀑龍所宮,謂佛有力真冥濛。
    非造物意無禹功,一線偶達成巨谼。
    可怪一律人聵聾,助桀唱和更撞舂。

    732 《丁亥紀蜀百韻》 宋·李曾伯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733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734 《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735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736 《題程亞卿所藏劉進畫魚》 明·李東陽

    劉生亦是丹青豪,近來作畫無此曹。
    平明退直呼濁醪,半酣脫卻宮錦袍。
    戲將禿筆作鱗介,已覺四壁生風濤。
    風濤洶涌向何處,岸閣江空起煙霧。

    737 《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宋·方回

    眾山環如規,中有一川水。
    山腴翠樹圓,水潔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習文史。
    此翁獨能詩,早充賓貢士。

    738 《去年一首》 宋·蘇籀

    去年胡來清水巖,黃河狹隘冬凌頑。
    戾如飄風速如鬼,犬豕淫虐豺狼貪。
    探馬星奔汗流地,猛士眥裂發指冠。
    潼雍見兵不及萬,半闕甲胃屯河邊。

    739 《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 宋·王洋

    一枰局上無多岐,世人到此懷自疑。
    方圓動靜曾未識,生死眼前那得知。
    長頭道士年十三,眼如巖電光爛爛。
    已將雙腳落城市,猶自面目藏煙嵐。

    740 《行路難五首》 唐·賀蘭進明

    君不見巖下井,百尺不及泉。
    君不見山上苗,數寸凌云煙。
    人生賦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憂煎。

    * 關于巖中人的詩詞 描寫巖中人的詩詞 帶有巖中人的詩詞 包含巖中人的古詩詞(13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