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巖中人的詩詞(1375首)

    481 《中巖十八詠·碧筠亭》 宋·晁公溯

    蕭然一叢竹,何當舉似人。
    不可妄認此,青青為法身。

    482 《中巖十八詠·西方閣》 宋·晁公溯

    官失學四夷,寂寥洙泗濱。
    至此每再拜,西方有圣人。

    483 《中巖十八詠·望江亭》 宋·晁公溯

    偶來俯滄波,遙見生白蘋。
    望望不得上,笑彼涉江人。

    484 《中巖十八詠·應現亭》 宋·晁公溯

    松道須雨灑,山扉遣風開。
    塵念自起滅,至人無去來。

    485 《中巖十八詠·風穴》 宋·晁公溯

    有風地鳴籟,無風石抱云。
    上人如宴坐,不可墮聲聞。

    486 《謝東園主人惠竹石以紫石盆貯之》 宋·陳宓

    幽人巧琢紫璠玙,中貯瑯玕一尺馀。
    怪石嵌巖苔蘚古,坐移衡霍入吾廬。

    487 《邀同社十七人游靈巖天臺次前韻呈潘劉》 宋·陳宓

    凌晨避暑作清游,烈日方中{忄雙}玉樓。
    石刻儼如元佑日,榜題猶帶有唐秋。
    二三弟侄皆同志,十一賓朋盡勝流。
    共侍潘劉兩夫子,夕陽歸路語難休。

    488 《九月十八日自雙溪還寺車中偶得》 宋·陳文蔚

    太安元有此山川,往古來今幾許年。
    合是地靈神降岳,為生人杰柱驚天。
    遺民但抱羲農樸,正學誰知孔孟傳。
    要識碧溪流不斷,后人須看石巖鐫。

    489 《晚秋游中溪四首》 宋·戴表元

    樹淡云濃又一坡,招邀處處是行窩。
    梯巖危似蟻緣木,架屋高如鵲結窠,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紅多。

    490 《四明山中逢晴》 宋·戴表元

    一岡一澗一縈隈,新歲新晴始此回。
    莎坂南風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來。
    人迷白路羊群石,水卷青天雪裹雷。
    猶是深山有寒食,梨花無數繞巖開。

    491 《送旨上人西湖并寄鄧善之》 宋·戴表元

    聞說西湖也自憐,君游更傍早春天。
    六橋水暖初楊柳,三竺山深未杜鵑。
    舊壁草生尋舊刻,新巖花熟試新泉。
    城中新友須相覓,西蜀遺儒解草玄。

    492 《四明山中十絕·茶焙》 宋·戴表元

    山深不見焙茶人,霜日清妍樹樹春。
    最有風情是巖水,味甘如乳色如銀。

    493 《四明山中十絕·韓采巖》 宋·戴表元

    洞深煙樹碧氤氳,只采靈苗不采薪。
    聞著蹤由多懶說,相逢莫有姓韓人。

    494 《四明山中十絕·白水》 宋·戴表元

    劉郎一去杳無蹤,水白山青只故宮。
    欲問巖前老松樹,人間禁得幾秋風。

    495 《和十四兄靈巖偶作》 宋·杜范

    松關開野寺,山色凈藜床。
    戰局誰爭勝,夸聲或大當。
    有人觀物靜,得句滿囊香。
    鷗鷺盟猶在,閑中作此忙。

    496 《白茅道中》 宋·方回

    世故時時異,年華物物新。
    溪聲添夜雨,麥事待晴春。
    草棘扃空戶,巖崖伏凍人。
    問言何至此,征騎往來頻。

    497 《寄盧梅巖》 宋·顧逢

    梅邊燈下別,又見石榴開。
    人入多番夢,書無一字來。
    背風花下落,沖雨燕雙回。
    卻憶中秋來,杯余醉講臺。

    498 《采芝歌》 宋·錢時

    巖花開兮香滿堂,秋旻杲杲兮秋風長。
    采芝一曲兮何荒唐,為秦而遁兮出為子房。
    天下有道兮登姚皇,共鯀斥兮夔龍驤。
    山中人兮樂時康,采芝采芝兮無褰我裳。

    499 《律宗玉維那三人禮石佛求語》 宋·釋紹曇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鑿破寒巖石。
    不立名中強立名,弗狼籍處成狼籍。
    兒孫膝下有黃金,撥草瞻風遠訪尋。
    三拜起來發一嘆,方知老子錯留心。
    天真自性佛不管,頑石頭邊討甚碗。
    費盡鉗鎚多破綻,烏藤緊捉從頭看。

    500 《懷方山人》 宋·釋行海

    養花天氣雨蒙蒙,意欲相尋去未通。
    自少江湖同苦樂,如今燈火各西東。
    百年總是難忘日,一信無由托便風。
    曾共月明巖上坐,思君還在月明中。

    * 關于巖中人的詩詞 描寫巖中人的詩詞 帶有巖中人的詩詞 包含巖中人的古詩詞(13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