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岐路人的詩詞(286首)
101
《寄友人》 唐·李頻
一別一相見,須臾老此生。
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
詩近吟何句,髭新白幾莖。
路岐如昨日,來往夢分明。
102
《臨岐留別相知》 唐·李頻
百歲竟何事,一身長遠游。
行行將近老,處處不離愁。
世路多相取,權門不自投。
難為此時別,欲別愿人留。
103
《客恨》 唐·李昌符
古原南北舊蕭疏,高木風多小雪馀。
半夜病吟人寢后,百年閑事酒醒初。
頻招兄弟同佳節,已有兵戈隔遠書。
肥馬王孫定相笑,不知岐路厭樵漁。
104
《寫懷》 唐·許棠
此生居此世,堪笑復堪悲。
在處有岐路,何人無別離。
長當多難日,愁過少年時。
窮達都判了,休閑鑷白髭。
105
《成紀書事二首》 唐·許棠
東吳遠別客西秦,懷舊傷時暗灑巾。
滿野多成無主冢,防邊半是異鄉人。
山河再闊千馀里,城市曾經一百春。
106
《秦中遇友人》 唐·許棠
半生南走復西馳,愁過楊朱罷泣岐。
遠夢亦羞歸海徼,貧游多是滯邊陲。
胡云不聚風無定,隴路難行棧更危。
旦暮唯聞語征戰,看看已欲廢吟詩。
107
《荊楚道中》 唐·張喬
前程曾未到,岐路擬何為。
返照行人急,荒郊去鳥遲。
春宵多旅夢,夏閏遠秋期。
處處牽愁緒,無窮是柳絲。
108
《荊楚道中》 唐·張喬
前程曾未到,岐路擬何為。
返照行人急,荒郊去鳥遲。
春宵多旅夢,夏閏遠秋期。
處處牽愁緒,無窮是柳絲。
109
《贈夏侯評事》 唐·方干
傍窺盛德與高節,緬想應無前后人。
講論參同深到骨,停騰姹女立成銀。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于梅子真。
朱紫侯門猶不見,可知岐路有風塵。
110
《金陵寄竇尚書》 唐·羅隱
二年岐路有西東,長憶優游楚驛中。
虎帳談高無客繼,馬卿官傲少人同。
世危肯使依劉表,山好猶能憶謝公。
此去此恩言不得,謾將閑淚對春風。
111
《夕次洛陽道中》 唐·崔涂
秋風吹故城,城下獨吟行。
高樹鳥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復嘆岐路,馬前塵夜生。
114
《途中秋晚送友人歸江南》 唐·崔涂
又指煙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厭羈離。
正逢搖落仍須別,不待登臨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過后,水云初冷雁來時。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滄江夢所思。
115
《江南送別》 唐·韓偓
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館棠梨葉正紅。
一笑共嗟成往事,半酣相顧似衰翁。
關山月皎清風起,送別人歸野渡空。
大抵多情應易老,不堪岐路數西東。
116
《倒次元韻》 唐·吳融
南陌來尋伴,東城去卜鄰。
生憎無賴客,死憶有情人。
似束腰支細,如描發彩勻。
黃鸝裁帽貴,紫燕刻釵珍。
118
《曉感》 唐·褚載
曉鼓冬冬星漢微,佩金鳴玉斗光輝。
出門各自爭岐路,至老何人免是非。
大道不應由曲取,浮生還要略知機。
故園華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120
《朔方書事》 唐·張蠙
秋盡角聲苦,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隴少,岐路出關多。
雁遠行垂地,烽高影入河。
仍聞黑山寇,又覓漢家和。
* 關于岐路人的詩詞 描寫岐路人的詩詞 帶有岐路人的詩詞 包含岐路人的古詩詞(2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