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岐路人的詩詞(286首)

    41 《張子真楊政光吳德夫追路湘源賦此心別》 宋·張栻

    驅車出嚴關,觸熱歸路長。
    一雨群物蘇,吾行亦清涼。
    漓水自南去,湘流正洋洋。
    眷言二三友,跋馬勤送將。

    42 《大漠行(一作胡皓詩)》 唐·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
    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
    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43 《餞鄭安陽入蜀》 唐·駱賓王

    彭山折坂外,井絡少城隈。
    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
    畏途君悵望,岐路我裴徊。
    心賞風煙隔,容華歲月催。

    44 《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一作春霽早行)》 唐·駱賓王

    年華開早律,霽色蕩芳晨。
    城闕千門曉,山河四望春。
    御溝通太液,戚里對平津。
    寶瑟調中婦,金罍引上賓。

    45 《大漠行》 唐·胡皓

    單于犯薊壖,虜騎略蕭邊。
    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
    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46 《題福唐觀二首》 唐·杜光庭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舊碑文滅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萬里煙霞在目前。

    47 《與李章武贈答詩》 唐·王氏婦

    怨鴦綺,知結幾千絲。
    別后尋交頸,應傷未別時。
    (章武贈王氏鴛鴦綺)
    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

    應制詩宴會寫景贊美

    48 《建平途次》 宋·張耒

    野橋田徑滑,官路柳條新。
    流水伴麗日,野花留晚春。
    點空知去翼,沖綠有歸人。
    自笑諳岐路,無勞更問津。

    49 《迷道有感次韻》 宋·王柏

    未識大安道,行行多路岐。
    人言訛近遠,山路倍嵚巘。
    自有康莊處,多因便捷移。
    我今知堠子,萬里不須疑。

    50 《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貽平昔游舊》 唐·盧藏用

    暮川罕停波,朝云無留色。
    故人琴與詩,可存不可識。
    識心尚可親,琴詩非故人。
    鳴皋初夢趙,蜀國已悲陳。

    51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八郎中》 唐·劉禹錫

    深春風日凈,晝長幽鳥鳴。
    仆夫前致詞,門有白面生。
    攝衣相問訊,解帶坐南榮。
    端志見眉睫,苦言發精誠。

    52 《戴式之垂訪村居》 宋·周弼

    故人手持一緘書,扁舟清晨造我廬。
    為問舟從何方來,欲應未卜先知應先長吁。
    長安平旦朱門開,曳裾靸履喧春雷。
    獨有詩人貨難售,朔雪寒風常滿袖。

    53 《雜曲歌辭·出門行》 唐·元稹

    兄弟同出門,同行不同志。
    凄凄分岐路,各各營所為。
    兄上荊山巔,翻石辨虹氣。
    弟沉滄海底,偷珠待龍睡。

    54 《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 唐·王建

    輝天復耀地,再為歌詠始。
    素傳學道徒,清門有君子。
    文澗瀉潺潺,德峰來壘壘。
    兩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間。

    唐詩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55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此后并江陵士曹時作)》 唐·元稹

    昔在鳳翔日,十歲即相識。
    未有好文章,逢人賞顏色。
    可憐何郎面,二十才冠飾。
    短發予近梳,羅衫紫蟬翼。

    戰爭豪邁

    56 《長安旅舍紓情投先達(一作長安抒懷寄知己)》 唐·劉駕

    岐路不在地,馬蹄徒苦辛。
    上國聞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滿六街,此身入誰門。
    愁心日散亂,有似空中塵。

    57 《岐州安西門》 唐·吳融

    安西門外徹安西,一百年前斷鼓鼙。
    犬解人歌曾入唱,馬稱龍子幾來嘶。
    自從遼水煙塵起,更到涂山道路迷。
    今日登臨須下淚,行人無個草萋萋。

    58 《看花回》 宋·周邦彥

    蕙風初散輕暖,霽景微澄潔。
    秀蕊乍開乍斂,帶雨態煙痕,春思紆結。
    危弦弄響,來去驚人鶯語滑。
    無賴處,麗日樓臺,亂紛岐路思奇絕。

    59 《看花回》 宋·周邦彥

    蕙風初散輕暖,霽景微澄潔。
    秀蕊乍開乍斂,帶雨態煙痕,春思紆結。
    危弦弄響,來去驚人鶯語滑。
    無賴處,麗日樓臺,亂紛岐路思奇絕。

    60 《沁園春(庚子歲自壽)》 宋·陳人杰

    未省吾生,石室云林,金門玉堂。
    但呂公來說,風神清怪,甘公來說,壽祿高強。
    果若人言,自應年少,曳紫鳴珂游帝鄉。
    何為者,更風塵牢落,岐路回皇。

    * 關于岐路人的詩詞 描寫岐路人的詩詞 帶有岐路人的詩詞 包含岐路人的古詩詞(2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