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豈知心的詩詞(1808首)

    521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522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523 《寄李白》 唐·任華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
    登廬山,

    524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唐·李商隱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知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秋天寫景感慨壯志難酬

    525 《病中書懷呈友人》 唐·溫庭筠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
    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
    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
    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

    526 《行田登海口盤嶼山》 南北朝·謝靈運

    齊景戀遄臺,周穆厭紫宮;
    牛山空灑涕,瑤池實歡悰。
    年迫愿豈申,游遠心能通。
    大寶不歡娛,況乃守畿封。

    登高寫景抒懷

    527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528 《閱江樓記》 明·宋濂

    金陵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
    逮我皇帝,定鼎于茲,始足以當之。
    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

    古文觀止贊頌

    529 《浪淘沙·夢覺》 宋·柳永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
    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負佳人、幾許盟言,

    思念宋詞三百首孤獨

    530 《次韻淵明飲酒詩:》 宋·張耒

    我欲常飲酒,俗事苦奪之。
    飲酒不得醉,何如未飲時。
    顛倒眾譏笑,佳處正在茲。
    念此雖杜門,濁醪日常持。

    531 《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 宋·王令

    山環環兮相圍,溪亂亂兮漣漪。
    花漫漫兮不極,路繚繚兮安之。
    棄舟步岸兮欲進復疑,山平阜斷兮忽得平原巨澤,莽不知其東西。

    532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533 《寄遠十一首》 唐·李白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
    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534 《寄杜拾遺》 唐·任華

    杜拾遺,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與君別,別來已多時,何嘗一日不相思。
    杜拾遺,知不知?

    535 《游桃源一百韻》 唐·劉禹錫

    沅江清悠悠,連山郁岑寂。
    回流抱絕巘,皎鏡含虛碧。
    昏旦遞明媚,煙嵐分委積。
    香蔓垂綠潭,暴龍照孤磧。

    536 《贈別崔純亮》 唐·孟郊

    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
    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
    有礙非遐方,長安大道傍。
    小人智慮險,平地生太行。

    537 《陽城驛》 唐·元稹

    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
    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閔儔。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538 《續古詩十首》 唐·白居易

    戚戚復戚戚,送君遠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黃沙磧。
    伶俜獨居妾,迢遞長征客。
    君望功名歸,妾憂生死隔。

    贈別贊美友人

    539 《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 唐·白居易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
    此乃圣人語,吾聞諸仲尼。
    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540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唐·李咸用

    為儒自愧已多年,文賦歌詩路不專。
    肯信披沙難見寶,只憐苫草易成編。
    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 關于豈知心的詩詞 描寫豈知心的詩詞 帶有豈知心的詩詞 包含豈知心的古詩詞(18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