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豈悟的詩詞(326首)

    181 《雨后》 元·王冕

    雨后千山凈,炊煙處處新。
    世情殊不足,風俗豈能淳?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
    相逢非古意,在我著烏巾。

    182 《奉答圣俞達頭魚之作》 宋·歐陽修

    吾聞海之大,物類無窮極。
    蟲蝦淺水間,蠃蜆如山積。
    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收藏各有時,嗜好無南北。

    183 《再酬訥師兼簡清涼和上人》 宋·賀鑄

    莫謂功名是可希,定知求法不求衣。
    此身於世百無用,異日與君同所歸。
    遮眼何關黃卷在,安心更悟白牛非。
    清涼有道平如掌,豈比他方大鐵圍。

    184 《喜遷鶯·頓消緣慮》 宋·無名氏

    頓消緣慮。
    覺夢蝶勞生,鶉居蓬戶。
    飯蟻醯雞,塵衫風帽,贏得百年虛度。
    利如斷霞殘照,名若落花飛絮。

    185 《永遇樂·個個修行》 宋·無名氏

    個個修行,人人咽納,誰悟真道。
    曲徑多岐,旁門小法,誤了人多少。
    容成豈是,神仙究竟,采藥謾多爐灶。
    忽一朝,脫卻桶底,性根壞倒。

    186 《永遇樂·個個修行》 宋·無名氏

    個個修行,人人咽納,誰悟真道。
    同徑多歧,旁門小法,誤了人多少。
    容成豈是神仙,究竟采藥,謾多爐*。
    忽一朝、脫卻桶底,性根壞倒。

    187 《與仲文子華陪觀新水磑》 宋·梅堯臣

    湖壖此興磑,許俗見仍稀。
    激射聊因勢,回環豈息機。
    水如巖下過,人悟雪中歸。
    坐想韓夫子,心應不道非。

    188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 宋·梅堯臣

    淮上一相遇,憶在京都時。
    雖驚歲月換,未改松桂姿。
    童侍兩三人,瓶錫相與隨。
    自言東越來,篋中多好詩。

    189 《答張子卿秀才》 宋·梅堯臣

    茫茫九土中,天網該時秀。
    有鳳不收羅,有麟不獲狩。
    賢豪為咨嗟,都邑誦瓊琇。
    而我當是時,欲見恨未遘。

    190 《讀司馬季主傳贈何山人》 宋·梅堯臣

    長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
    同輿有宋賈,游市懷隱淪。
    日聞古賢哲,必與醫卜鄰。
    來過季主室,再拜語逡巡。

    191 《聞臨淄公薨》 宋·梅堯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語我火犯房。
    芒射鉤鈐而拂上相兮,禍非弼臣誰可當。
    昨日聞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歸臥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為壽兮,諫官御史猶擊強。

    192 《運使劉察院因按歷歸西京拜省》 宋·梅堯臣

    在昔志四海,所遇非一途。
    朝以言悟主,夕即被金朱。
    于茲亦未幾,用直升云衢。
    臺分東西屬,御史從子除。

    193 《視蘊文》 宋·晁說之

    飄零海角悟平生,豈料王孫肯遠行。
    遲日待君游化國,凄風要我到愁城。
    詩書灰燼寧無夢,翰墨馨香尚有情。
    聞道東京已返蹕,箕云緱月得秋耕。

    194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195 《送真舍人帥江西八首》 宋·劉克莊

    諫書元不為求名,上有穹蒼鑒至誠。
    索虜傳觀皆動色,豈知難悟漢公卿。

    196 《書近事二首》 宋·劉克莊

    石衛尉家先沒入,黔婁生處亦誅求。
    客嘲未悟漫天戲,鬼瞰皆知偃月謀。
    不許他人分越國,預拚異日去崖州。
    傍觀莫枉為酸鼻,鹿死無魂豈有愁。

    197 《空村》 宋·劉克莊

    棄置在空村,浮名豈復論。
    因思戎服窄,方悟緼袍尊。
    城遠雞司曉,家貧犬守閽。
    常憐劉越石,辛苦戌并門。

    198 《答陳楙伯二首》 宋·劉克莊

    圣處分明世鮮知,古人豈是異肝脾。
    謂鰲可釣無傳法,視虱如輪有悟時。
    老子夢中還說夢,郎君詩外試求詩。
    向來柱立埋腰雪,妙在心通不在師。

    199 《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 宋·王令

    山環環兮相圍,溪亂亂兮漣漪。
    花漫漫兮不極,路繚繚兮安之。
    棄舟步岸兮欲進復疑,山平阜斷兮忽得平原巨澤,莽不知其東西。

    200 《別老者王元之》 宋·王令

    二夷之來始何自,乘我中國方迷昏。
    各投陰誣張誕妄,尋附罅隙為株根。
    例夸難能壓甚畏,釣博天下要推尊。
    其流汗漫已不制,尚自沖蕩洪其源。

    * 關于豈悟的詩詞 描寫豈悟的詩詞 帶有豈悟的詩詞 包含豈悟的古詩詞(3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