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豈微的詩詞(1205首)

    581 《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此詩為黃庭堅作?》 宋·蘇軾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雖在無古弦。
    袖中正有南風手,誰為聽之誰為傳。
    風流豈落正始后,甲子不數義熙前。
    一山黃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

    582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宋·蘇軾

    垂老區區豈為身,微言一發重千鈞。
    始知不見高皇帝,正似商山四老人。

    583 《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稱天人》 宋·蘇軾

    酒渴思茶漫扣門,那知竹里是仙村。
    已聞龜策通神語,更看龍蛇落筆痕。
    色瘁形枯應笑屈,道存目擊豈非溫。
    歸來獨掃空齋臥,猶恐微言入夢魂。

    584 《殘臘獨出二首》 宋·蘇軾

    幽尋本無事,獨往意自長。
    釣魚豐樂橋,采杞逍遙堂。
    羅浮春欲動,云日有清光。
    處處野梅開,家家臘酒香。

    585 《殘臘獨出二首》 宋·蘇軾

    江邊有微行,詰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棲禪寺。
    堂空不見人,老稚掩關睡。
    所營在一食,食已寧復事。
    客來豈無得,施子凈掃地。
    風松獨不靜,送我作鼓吹。

    586 《鹽官絕句四首》 宋·蘇軾

    南寺千佛閣古邑居民半海濤,師來構筑便能高。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北寺悟空禪師塔(名齊安,宣宗微時,師知其非凡人。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587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588 《初別子由》 宋·蘇軾

    我少知子由,天資和而清。
    好學老益堅,表里漸融明。
    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
    不見六七年,微言誰與賡。

    589 《聞子由為郡僚所捃恐當去官》 宋·蘇軾

    少學不為身,宿志固有在。
    雖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天初若相我,發跡造弘大。
    豈敢負所付,捐軀欲投會。

    590 《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 宋·蘇軾

    楚有孫叔敖,長城隱千里。
    哀哉練裙子,負薪躡破履。
    豈無故交親,逝去如覆水。
    不如老優孟,談笑托諧美。

    591 《次韻和王鞏》 宋·蘇軾

    謫仙竄夜郎,子美耕東屯。
    造物豈不惜,要令工語言。
    王郎年少日,文如瓶水翻。
    爭鋒雖剽甚,聞鼓或驚奔。

    592 《北寺悟空禪師塔》 宋·蘇軾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豈為龍顏更分別,只應天眼識天人。

    593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 宋·蘇軾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594 《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 宋·蘇軾

    君看三代士執雉,本以殺身為小補。
    居官死職戰死綏,夢尸得官真古語。
    五行勝己斯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
    仕而未祿猶賓客,待以純臣蓋非古。

    595 《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 宋·蘇軾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壽。
    化為狂道士,山谷恣騰蹂。
    誤入華陽洞,竊飲茆君酒。
    君命囚巖間,巖石為械杻。

    596 《贈善相程杰》 宋·蘇軾

    心傳異學不謀身,自要清時閱搢紳。
    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597 《和陶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宋·蘇軾

    長春如稚女,飄颻倚輕颸。
    卯酒暈玉頰,紅綃卷生衣。
    低顏香自斂,含睇意頗微。
    寧當娣黃菊,未肯姒戎葵。

    598 《和陶詠二疏》 宋·蘇軾

    二疏事漢時,跡寓心已去。
    許侯何足道,寧識此高趣。
    可憐魏丞相,免冠謝陋舉。
    中興多名臣,有道獨兩傅。

    599 《和陶詠三良》 宋·蘇軾

    此生太山重,忽作鴻毛遺。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賢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

    600 《百步洪二首(并敘)》 宋·蘇軾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 關于豈微的詩詞 描寫豈微的詩詞 帶有豈微的詩詞 包含豈微的古詩詞(12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