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豈但的詩詞(1658首)

    581 《水調歌頭 與魏鶴臺飲夫容洲,牟成甫用東坡》 元·趙孟*

    行止豈人力,萬事總由天。
    燕南越北鞍馬,奔走度流年。
    今日芙蓉洲上,洗盡平生塵土,銀漢溢清寒。
    卻憶舊游處,回首萬山間。

    582 《水調歌頭 式古堂書畫題跋卷二十》 元·徐遜

    盤馬萬山頂,彈禽群木中。
    追思年少行樂,減盡舊豪雄。
    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灘碧逝,歸路杳重重。
    拱手問仙伯,謫宦豈天公。

    583 《滿江紅 書懷》 元·許衡

    親友留連,都盡道、歸程息逼。
    還可慮、干戈搖蕩,路途難厄。
    萬事豈容忙里做,一安惟自閑中得。
    便相將、妻子抱琴書,青山側。

    584 《滿江紅 詠鶴》 元·王結

    華表歸來,猶記得、舊時城郭。
    還自嘆,昂藏野態,幾番前卻。
    飲露豈能令我病,窺魚正自妨人樂。
    被天風、吹夢落樊籠,情懷惡。

    585 《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見王惟一明道篇》 元·王惟一

    離坎不分南北,木金豈間西東。
    但誠一念守其中。
    勿使心神恣縱。
    要識前身真種,洞觀物我皆空。
    寂然安靜到鴻蒙。
    四象五行無用。

    586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587 《正月廿九日楊鳴鶴席上分韻得幾字》 明·貝瓊

    兩山昨夜風雨止,水漲新痕沒沙尾。
    黃知彭澤柳初芽,紅見武陵桃欲蕊。
    老去逢春更惜春,平生酒伴誰知己。
    白發楊郎古奇士,千金已散歸田里。

    588 《南歸詩十八首》 明·李流芳

    伯兄性寡營,生理日蕭條。
    兩弟皆食貧,汲汲度昏朝。
    為農力不任,課兒亦無聊。
    余潤或望余,自顧無脂膏。

    589 《和經父寄張繢二首》 宋·孔平仲

    解縱梟鴟啄鳳凰,天心似此亦難詳。
    但知斬馬憑孤劍,豈為摧車避太行!
    得者折腰猶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長揖塵埃去,同老逍遙物外鄉。

    590 《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 宋·陳傅良

    我豈愛花者,而獨愛此花。
    愛之匪無人,詩且數百家。
    前有水邊橫,后有竹外斜。
    但作如是觀,桃李亦可夸。

    591 《曹將軍》 宋·安如山

    將軍精悍姿,齒齒碎鐵石。
    在昔童稚中,但聞飽經術。
    縱橫騁柔翰,丹雘間金碧。
    有司塞明詔,敝邑屈詞伯。

    592 《稻花》 宋·連文鳳

    紛紛兒女花,為人作顏色。
    眼飽聊自慰,饑來不堪食。
    此花不入譜,豈是凡花匹。
    太陽麗天中,正氣從午得。

    593 《上巳日作時落第客京師》 明·馮惟敏

    三月三日東風惡,滿城桃李都搖落。
    乍隨飄揚入重云,還自低回委深壑。
    長安道上東復西,曲江池邊路轉迷。
    飛空不解作紅雨,著土豈得為香泥。

    594 《雜詩》 清·程岫

    木棉初種時,其子皆露天。
    意在衣被人,不肯為人憐。
    我行忽見之,三嘆心惕然。
    感此復再拜,草中有大賢。

    595 《蓬萊旅舍作》 當代·啟功

    其五:盡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計。
    后主抑其喪,足見疑與忌。
    狼顧司馬懿,魏文屢相庇。
    方詡知舜禹,轉瞬食其弊。

    596 《箏人勸酒》 明·王恭

    新豐美人青樓姬,絳裙素腕嬌雙眉。
    暫歇秦箏勸郎酒,西涼葡萄金屈卮。
    郎君但飲休辭醉,百年悠悠夢中是。
    神血朝凝不復知,日暮青山北邙里。

    597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598 《栽柏》 明·方孝孺

    迂拙乖世用,每蘊無窮思。
    取效非目前,遠與千載期。
    翠柏信良材,成長計功遲。
    茲晨劚煙雨,移動盈尺姿。

    599 《仲弟未歸歲晚有懷》 宋·蔡淵

    明月照席寒,生我愁百端。
    冉冉歲云徂,游子不顧還。
    相送荷花碧,相望楓葉丹。
    高樓日千回,散步東林隈。

    600 《師伯渾用韻復次》 宋·晁公溯

    束書歸隱不辭遙,庠序懶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無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暫來同作荔枝社,安可輕違桂樹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豈惟百戲但歌樵。

    * 關于豈但的詩詞 描寫豈但的詩詞 帶有豈但的詩詞 包含豈但的古詩詞(16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