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豈予的詩詞(785首)

    441 《韓公閱古堂》 宋·歐陽修

    兵閑四十年,士不識金革。
    水旱數千里,民流誰墾辟。
    公初來視之,嘻此乃予責。
    將法多益辦,萬千由十百。

    442 《晚憩杜橋館》 宋·周邦彥

    寒茅愔愔雞啄場,兒啼索衣天隕霜。
    密林漸放山色入,楓枯振稿聲瑯瑯。
    清漿白羽棄已久,黃菊紫萸看欲香。
    歲行及此去愈疾,若決積水難提防。

    443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444 《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元·元好問

    中語,為之賦仙人詞,今載於此。
    夢入云山宮闕幽。
    鸞?同侶鴛鳳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445 《重送楊明叔》 宋·梅堯臣

    君將會稽去,舊跡可以嬉。
    予因狀其美,贈子臨路岐。
    子不以為樂,但愿有以規。
    噫吾豈無說,畏子未及裨。

    446 《八月十五夜有懷》 宋·梅堯臣

    天為水蒼玉,月拕潭面冰。
    萬里絕瑕玷,百文已澄凝。
    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
    借問九州內,豈無陰云興。

    447 《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 宋·梅堯臣

    淮上一相遇,憶在京都時。
    雖驚歲月換,未改松桂姿。
    童侍兩三人,瓶錫相與隨。
    自言東越來,篋中多好詩。

    448 《冬雷》 宋·梅堯臣

    上帝設號令,隱其南山下。
    震發固有時,曷常事憑怒。
    春以動含生,夏以奮風雨。
    冬其息不用,藏在黃厚土。

    449 《放鵲》 宋·梅堯臣

    鵲為禽之靈智兮,胡蹈機而不知。
    為席皁以困束兮,固性命之將危。
    喜遠人之至止兮,始屢驗以如期。
    向何預覺兮,此何自昏。

    450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宋·梅堯臣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451 《依韻酬永叔再示》 宋·梅堯臣

    前歲守廩京城西,有如勾踐巢會稽。
    引杯嘗膽未雪恥,怒蛙起揖當涔蹄。
    海天白日蔽光影,霹靂一過收云霓。
    九皋澄明鶴翅濕,欲暮刷羽聲嘶嘶。

    452 《得曾蛩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 宋·梅堯臣

    客從淮上來,往問故人信。
    袖銜藤紙書,題字遠已認。
    既喜開其封,固覺減吾吝。
    新詩不作寄,乃見子所慎。

    453 《杜挺之贈端溪圓硯》 宋·梅堯臣

    雪壓古寺深,中有臥病客。
    訪之語久清,饑馬嚙庭柏。
    案頭蠻溪硯,其狀若圓璧。
    指此欲為贈,而將助吟席。

    454 《和元之述夢見寄》 宋·梅堯臣

    高秋枕席涼,晝寢還清曠。
    不嘲君腹便,獨夢予爾訪。
    豈忘相規言,仍記群小訪。
    始知端正心,寐語尚不誑。

    455 《寄楚州呂濟叔》 宋·梅堯臣

    亭午鳥不下,誰復過我廬。
    忽聞扣門者,偶出問何如。
    云是山陽吏,太守遣置書。
    自惟久窮困,游子安念予。
    淮陰況要津,賓館無暫虛。
    豈意有所逮,委曲情未逮。
    報言愧不靦,聊以謝興居。

    456 《答持國遺魦魚皮膾》 宋·梅堯臣

    海魚沙玉皮,翦膾金齏釅。
    遠持享佳賓,豈用飾寶劍。
    予貧食幾稀,君愛則已泛。
    終當飯葵藿,此味不為欠。

    457 《送張著作器宰蘄水》 宋·梅堯臣

    予聞楚山竹,肉好發亦勻。
    隴上風雪飽,石根莓苔皴。
    搜林翦橫吹,龍子愁水濱。
    作邑尚簡易,豈必蹈昔人。
    愿為季長賦,安用瑤與珉。

    458 《八月九日晨興如廁有鴉啄蛆》 宋·梅堯臣

    飛烏先日出,誰知彼雌雄。
    豈無腐鼠食,來啄穢廁蟲。
    飽腹上高樹,跋觜噪西風。
    吉兇非予聞,臭惡在爾躬。
    物靈必自絜,可以推始終。

    459 《送王推官赴官譙陽》 明·高啟

    久治亂所伏,國家失其防。
    初如決洪流,拱手遍四方。
    頻年勞訏謨,欲補千百瘡。
    子為京師客,忠憤何慨慷。

    460 《姑蘇雜詠 之荊操》 明·高啟

    粵有我土,岐山之下。
    孰是營之,維我考祖。
    今我于邁,自岐徂荊。
    豈不懷歸,念我弟兄。
    民勿我思,我斯安只。
    國已有后,先君季子。
    予思泰伯之德而作。

    * 關于豈予的詩詞 描寫豈予的詩詞 帶有豈予的詩詞 包含豈予的古詩詞(7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