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的詩詞(17052首)

    41 《獨坐敬亭》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
    (只有 一作:惟 / 唯)

    小學古詩寫景寫山孤獨無奈

    42 《南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43 石》 唐·韓愈

    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唐詩三百首紀游寫景抒情

    44 《瑞鶴仙·環滁皆也》 宋·黃庭堅

    環滁皆也。
    望蔚然深秀,瑯琊也。
    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樂也。

    寫景寫山抒懷

    45 《沁園春·憶黃》 宋·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
    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寫景抒情

    46 《滿江紅·齊繡春臺》 宋·吳潛

    十二年前,曾上到、繡春臺頂。
    雙腳健、不煩筇杖,透巖穿嶺。
    老去漸消狂氣習,重來依舊佳風景。
    想牧之、千載尚神游,空冷。

    登高詠史懷古抒懷

    47 市》 清·蒲松齡

    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
    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
    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市。
    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初中文言文敘事寫景

    48 《愚公移》 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愚公者,年且九十,面而居。
    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49 《游褒禪記》 宋·王安石

    褒禪亦謂之華,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洞者,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紀游寫景感悟

    50 《石鐘記》 宋·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古文觀止紀游寫景寫山

    51 《北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52 《小石城記》 唐·柳宗元

    自西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
    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
    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古文觀止山水游記詠物抒懷

    53 《方子傳》 宋·蘇軾

    子,光、黃間隱人也。
    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
    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

    古文觀止寫人隱居生活抒懷

    54 《吳圖記》 明·歸有光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
    而郡西諸,皆在吳縣。
    其最高者,穹窿、陽、鄧尉、西脊、銅井。
    而靈巖,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跡。

    古文觀止詠物寫人憂民

    55 《登泰記》 清·姚鼐

    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56 《始得西宴游記》 唐·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初中文言文游記寫景抒懷懷才不遇

    57 《百丈記》 宋·朱熹

    登百丈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
    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
    石梁跨于其上。

    游記寫景山水

    58 《過小孤大孤》 宋·陸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當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突兀而已。
    及拋江過其下,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

    游記寫景抒情

    59 《九歌 鬼》 先秦·屈原

    若有人兮之阿,被[1]薜[2]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3]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60 有扶蘇》 先秦·佚名

    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詩經愛情

    * 關于山的詩詞 描寫山的詩詞 帶有山的詩詞 包含山的古詩詞(170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