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字子明,江寧人。居通濟門外之罾灣,臨河結廬,柴門晝閉。帶索拾穗,未嘗俯仰于人。年逾九十,隱淪終老。
已窮阿合勝,更作咮軒游。不盡山河大,無根日月浮。吾身元是幻,何物疆名愁?久覓卓庵處,是間應可留。
地近蓮花江漸深,一灘一過快人心。貪看下水船如箭,失卻柯山無處尋。
莫怪諸灘水怒號,下灘不似上灘勞。長年三老無多巧,穩送驚湍只一篙。
卻憶歸舟是去年,上灘渾似上青天。諸灘知我懷余怨,急送秋風下水船。
相傅石里兩金雞,不記胡商鑿取時。一只遭檎一飛去,至今月落不曾啼。
頭高尾下翠毿毿,卻恐相傅是妄談。十七里頭徐老店,檐東道北北橋南。
兩月青山不暫離,入城未見有山時。萬峰送我都回去,只有雞籠未肯辭。
楚姥昔奔迸,余生脫沈淪。家禽不忍置,信謂婦人仁。空籠欻變化,千載高嶙峋。可待厤湖水,復生桑下塵。
君何忘我不交關,為我勝君便不閑。豹霧人須歸豹谷,雞棲車且游雞山。
君知我亦有柴關,我豈輸君獨自閑。把筆何人鳳尾諾,杖藜望我雞頭山。
峽束幾重煙,山分數尺天。巖猿與溪鳥,一似過飛仙。
手制雞臡味可知,雨書走餉慰窮饑。可能夜去聞聲舞,卻效早鳴逃難鄧。伴宋讀書知已久,為由為黍愧非宜。從今定入餐松約,分付饕涎莫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