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隱的詩詞(260首)

    61 山隱見梅》 宋·錢時

    萬竹林端滿樹春,略無一點世間塵。
    年年相見年年好,轉覺梅花是故人。

    62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 唐·綦毋潛

    招提此山頂,下界不相聞。
    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
    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
    且駐西來駕,人天日未曛。

    63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尋南溪常道士》 唐·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唐詩三百首寫景

    64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唐·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詠物柳樹

    65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唐·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66 《宿揚子津,寄潤州長山劉隱士》 唐·孟浩然

    所思在建業,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
    不見少微星,星霜勞夜吟。

    67 《齒坐呈山南諸隱》 唐·孟浩然

    習公有遺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
    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
    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
    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
    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春天閨怨

    68 《齒坐呈山南諸隱》 唐·孟浩然

    習公有遺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
    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
    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
    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
    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唐詩三百首悼亡

    69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唐·李白

    昔別黃鶴樓,蹉跎淮海秋。
    俱飄零落葉,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見,蹭蹬游吳越。
    何處我思君,天臺綠蘿月。

    70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唐·李白

    昔別黃鶴樓,蹉跎淮海秋。
    俱飄零落葉,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見,蹭蹬游吳越。
    何處我思君,天臺綠蘿月。

    71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唐·李白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
    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
    有時白云起,天際自舒卷。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72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唐·李白

    韓眾騎白鹿,西往華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隨在云空。
    見我傳秘訣,精誠與天通。
    何意到陵陽,游目送飛鴻。

    73 《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唐·李白

    我來南山陽,事事不異昔。
    卻尋溪中水,還望巖下石。
    薔薇緣東窗,女蘿繞北壁。
    別來能幾日,草木長數尺。
    且復命酒樽,獨酌陶永夕。

    74 《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 唐·岑參

    舊居緱山下,偏識緱山云。
    處士久不還,見云如見君。
    別來逾十秋,兵馬日紛紛。
    青谿開戰場,黑谷屯行軍。
    遂令巢由輩,遠逐麋鹿群。
    獨有南澗水,潺湲如昔聞。

    75 《覃山人隱居》 唐·杜甫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征君已去獨松菊,哀壑無光留戶庭。
    予見亂離不得已,子知出處必須經。
    高車駟馬帶傾覆,悵望秋天虛翠屏。

    76 《歸故山路逢鄰居隱者》 唐·錢起

    握手云棲路,潸然恨幾重。
    誰知綠林盜,長占彩霞峰。
    心死池塘草,聲悲石徑松。
    無因芳杜月,琴酒更相逢。

    77 《山園棲隱》 唐·錢起

    守靜信推分,灌園樂在茲。
    且忘堯舜力,寧顧尚書期。
    晚景采蘭暇,空林散帙時。
    卷荷藏露滴,黃口觸蟲絲。
    三徑與囂遠,一瓢常自怡。
    情人半云外,風月詎相思。

    山水情思

    78 《華山西岡游贈隱玄叟》 唐·顧況

    群峰郁初霽,潑黛若鬟沐。
    失風鼓唅呀,搖撼千灌木。
    木葉微墮黃,石泉凈停綠。
    危磴蘿薜牽,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慚蒼鹿。
    遂令巢許輩,于焉謝塵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

    79 《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 唐·李益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負青山諾,今還獲所欲。
    嘗聞玉清洞,金簡受玄箓。
    夙駕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80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嘗隱廬山白鹿洞)》 唐·王建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 關于山隱的詩詞 描寫山隱的詩詞 帶有山隱的詩詞 包含山隱的古詩詞(2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