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野性的詩詞(292首)

    21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2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3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唐·齊己

    莫問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隨野性,還似在山時。
    靜入無聲樂,狂拋正律詩。
    自為仍自愛,清凈里尋思。

    24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25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宋·蘇轍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詞。

    26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27 《閑居遣懷十首》 唐·姚合

    身外無徭役,開門百事閑。
    倚松聽唳鶴,策杖望秋山。
    萍任連池綠,苔從匝地斑。
    料無車馬客,何必掃柴關。

    悼亡

    28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29 《林泉怡性歌為東暉上人作》 明·香嚴和尚

    伽黎分付參玄人,水邊林下頤天真。
    須就松間結茅屋,竟無閑事勞精神。
    碧草蒼苔凈如洗,卻教何處飛紅塵。
    占得白云萬余畝,山猿野鳥來相親。

    30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31 《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郡伯閘上斗野亭見寄》 宋·蘇轍

    扁舟未遽解,坐待兩閘平。
    濁水污人思,野寺為我清。
    昔游有遺詠,枯墨存高甍。
    故人獨未來,一樽誰與傾。

    32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33 《再和》 宋·吳芾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
    好景與良辰,風清并月白。
    必對佳友朋,一尊陶永夕。
    雅志在輕肥,生笑公西赤。

    34 《石溪二梅佳甚玩索晚歸》 宋·艾性夫

    山根短日墮寒影,溪上亂風吹結衣。
    自憐野性老尚癖,逢著梅花便不歸。

    35 《栽木芙蓉》 宋·王禹偁

    憶在長洲縣,手植芙蓉花。
    春栽秋成樹,枝葉青婆娑。
    八月寒露下,朵朵開紅葩。
    輕團蜀江錦,碎剪赤城霞。

    36 《謝喬職方惠山菜》 宋·魏野

    山菜尋常見眼明,使君偏賜況新生。
    野人屈指皆知性,老圃從頭不識名。
    五鼎減來為異味,一筆添出稱閑情。
    兒童笑道真嘉饌,詩思因餐覺轉清。

    37 《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
    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
    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
    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

    38 《偶成》 明·陳繼

    野性耽迂百念輕,幽棲隨處得怡情。
    山依南郭家林好,水入西莊客舍清。
    暖日野花常護鹿,春風汀柳不辭鶯。
    年來夢里添游樂,也逐漁樵結伴行。

    39 《獼猴》 元·王冕

    獼猴本獸屬,野性殊不常。
    俄然脫穢垢,冠蓋儒衣冠。
    斂丑著面具,向人舞郭郎。
    跳踉媚小兒,寸得梨棗嘗。
    假彼草木味,換此蟣虱腸。
    終然匪我類,教養徒自傷。
    不如奪衣巾,棄置山野傍。

    40 《再和四首》 宋·吳芾

    卜得幽居野性便,山中風月水中天。
    新栽翠竹陰雖薄,舊植青松蓋已圓。
    高致固難追綠野,勝游那復繼斜川。
    我今已得安心法,早掛衣冠不待年。

    * 關于山野性的詩詞 描寫山野性的詩詞 帶有山野性的詩詞 包含山野性的古詩詞(2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