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里人的詩詞(6937首)

    21 《山中寄苗員外》 唐·李端

    鳥鳴花發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時。
    既近淺流安筆硯,還因平石布蓍龜。
    千尋楚水橫琴望。
    萬里秦城帶酒思。
    聞說潘安方寓直,與君相見漸難期。

    22 《送李山人歸山》 唐·陸暢

    來從千山萬山里,歸向千山萬山去。
    山中白云千萬重,卻望人間不知處。

    23 《玉山佳處(馬九霄篆顏,楊廉夫、陳敬初記)》 元·于立

    春風昨夜起,吹蕩滄江水。
    幽人渺何處,乃在玉山里。
    玉山秀色何崔嵬,滄江之水長縈回。
    縈回不盡繞山去,但見滿谷桃花開。

    24 《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 明·程敏政

    何人結屋青山里,終日開窗見山喜。
    近峰錯落走檐牙,遠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過,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頭水氣綠侵衣,載酒高人面山坐。

    25 《醉歌行贈周仲常歸九江兼柬許天啟湯又新二山》 明·劉崧

    奉君千斛酒,不盡萬古情。
    但令日日事狂醉,何用身后留空名。
    漢家當時重公卿,天子亦復稱圣明。
    相如徒為茂陵稿,賈誼終作長沙行。

    26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唐·王維

    〔離騷題作山中人〕
    山寂寂兮無人。
    又蒼蒼兮多木。
    群龍兮滿朝。

    27 《初入廬山三首》 宋·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

    28 《游惠山(并敘)》 宋·蘇軾

    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29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30 《常山縣》 宋·項安世

    常山縣東足可惜,山光半紫溪全碧。
    柳嶼陰中軋軋車,桑疇徑里青青麥。
    溪流終日伴人行,隔岸青山喚得譍。
    石季倫家新步障,李將軍畫小園屏。
    多情小艇招賢渡,載我溪南看山去。
    黃昏我宿溪自行,只有青山伴人住。

    31 《贈季清隱道人》 宋·陸文圭

    虞山綆西城,尚湖繞其趾。
    青屏照玉鏡,屈摺十八里。
    傅聞漢真人,丹成飛入水。
    到今水不腥,魚鱉長而美。

    32 《虞美人·秋感》 宋·吳文英

    背庭緣恐花羞墜。
    心事遙山里。
    小簾愁卷月籠明。
    一寸秋懷禁得、幾蛩聲。
    井梧不放西風起。
    供與離人睡。
    夢和新月未圓時。
    起看檐蛛結網、又尋思。

    秋天寫景懷鄉

    33 《自仙游回至黑水見居民姚氏山亭高絕可愛復憩》 宋·蘇軾

    山鴉曉辭谷,似報游人起。
    出門猶屢顧,慘若去吾里。
    道途險且迂,繼此復能幾。
    溪邊有危構,歸駕聊復柅。

    34 《送王孟玉歸山陰》 宋·姜夔

    淮南雪落云繞戍,王郎鳴鞭獵狐兔。
    問君本是山陰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樂事將無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龍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35 《四月十二日攜家如錢塘二十二日過湖至九里松》 宋·汪莘

    昔年曾訪此林坰,今日重來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會,竹風柏日總分明。

    36 《過衡州值雨人遇賦》 宋·李曾伯

    行盡瀟湘第幾山,短輿軋軋費躋攀。
    柳邊官驛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數間。
    宿靄弄陰風料峭,春泥障路雨斕斑。
    韶華袞袞成虛擲,強托清吟解病顏。

    37 《九月十日鄉入醵飲丹山分韻得地字》 宋·陳著

    流景赴壑蛇,浮生遷穴蟻。
    世變茲已極,擾擾欲何事。
    淡飲養丹田,守口為福地。
    常時不出戶,一年兩游寺。

    38 《蝶戀花(福州橫山閣)》 宋·李彌遜

    百疊青山江一縷。
    十里人家,路繞南臺去。
    榕葉滿川飛白鷺。
    疏簾半卷黃昏雨。
    樓閣崢嶸天尺五。
    荷芰風清,習習消袢暑。
    老子人間無著處。
    一尊來作橫山主。

    39 《游西山》 明·史鑒

    命駕曉行游,游彼西山里。
    西山信多奇,況復偕知己。
    是時霖雨歇,群峰凈如洗。
    眾芳已銷落,余春棲百卉。

    40 《茅山中人皆不飲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凱

    情閑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幾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園焙栽,種種別妙理。
    七寶白云淳,石井劍池泚。

    * 關于山里人的詩詞 描寫山里人的詩詞 帶有山里人的詩詞 包含山里人的古詩詞(69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