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行處的詩詞(3163首)

    81 《自公安至云南辰沅道中謁山王祠》 明·郭登

    山王廟在山深處,鴉烏亂啼烏桕樹。
    神威猙獰怖殺人,朱吻長牙眉倒豎。
    紅綃抹頭袍袖結,手挪黃蛇啖其舌。
    短碑不題神姓名,蕪詞漫書唐歲月。

    82 《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宋·范成大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83 《雨後獨行洛北》 宋·歐陽修

    北關望南山,明嵐雜紫煙。
    歸云向嵩嶺,殘雨過伊川。
    樹繞芳堤外,橋橫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處獨聞蟬。

    84 《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莊成,而良佐以事系》 元·元好問

    百折清泉繞舍鳴。
    隔年楊柳綠陰成。
    藕花多處一舟輕。
    行處自由皆樂事,得來無用是虛名。
    等閑榮辱不須驚。

    85 《江南行》 明·唐寅

    梅子墜花茭孕筍,江南山郭朝暉靜。
    殘春鞋襪試東郭,綠池橫浸紅橋影。
    古人行處青苔冷,館娃官鎖西施井。
    低頭照井脫紗巾,驚看白發已如塵。

    86 《后江行十絕》 宋·岳珂

    擁騎年時憶往來,舊時行處半莓苔。
    山云勒駕應頻笑,又是江南勾當回。

    87 《二月朔日得詩二十六韻》 宋·王邁

    二月方書朔,新晴景物饒。
    今春添一閏,是月始元朝。
    一枕初回夢,千官想正朝。
    橫魚金擊帶,鳴騎玉為鑣。

    88 《新堤行借山長韻呈韋軒》 宋·王柏

    幾年麗澤道方亭,別駕重來路竟成。
    由是之焉知所止,安而行處坦然平。
    疾徐先后將觀禮,作屏經營豈為名。
    萬里修程今放步,胸中堠子自分明。

    89 《山陰》 宋·喻良能

    綠發經行處,重來兩鬢絲。
    共誰論舊事,何處有新詩。
    鑒水春妍蚤,蘭亭雪意遲。
    邦人爭指似,壽母近期頤。

    90 《山行入涇州》 唐·王昌齡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
    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徙倚望長風,滔滔引歸慮。
    微雨隨云收,濛濛傍山去。

    贊美寫雪送別友情

    91 《寄廬山棕衣居士》 唐·韋應物

    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
    俗客欲尋應不遇,云溪道士見猶稀。

    92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茍山人》 唐·高適

    君為東蒙客,往來東蒙畔。
    云臥臨嶧陽,山行窮日觀。
    少年詞賦皆可聽,秀眉白面風清泠。
    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猶未知膻腥。
    今日還山意無極,豈辭世路多相識。
    歸見萊蕪九十翁,為論別后長相憶。

    93 《山中送友人》 唐·施肩吾

    欲折楊枝別恨生,一重枝上一啼鶯。
    亂山重疊云相掩,君向亂山何處行。

    94 《山中送弟方質》 唐·易思

    山中殷勤弟別兄,兄還送弟下山行。
    蘆花飛處秋風起,日暮不堪聞雁聲。

    95 《踏莎行》 宋·張掄

    人問山中,因何無暑。
    山堂恰在山深處。
    藤陰滿地走龍蛇,泉聲萬壑鳴風雨。
    且弄青松,休揮白羽。
    相逢況有煙霞侶。
    長天一任火云飛,夜涼踏月相將去。

    96 《又仙山行》 宋·范端臣

    仙山仙山郁嵯峨,紫煙氤氳生綠波。
    飛瓊玉樓不知處,雜佩丁珰隔煙語。
    三青山鳥去不來,六龍落日只銜哀。
    呼聲嗷嗷動天地,老蛟吹涎海波沸。

    97 《大江東去 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 元·王旭

    南游三載,只江山、不負中原詩客。
    萬里行裝無別物,滿意風云泉石。
    牛斗星邊,靈槎縹緲,鬢影銀河濕。
    哀歌誰和,劍光搖動空碧。

    98 《登潮陽東山》 宋·林票

    小雨上東山,層層著意看。
    尋泉行處僻,就石坐來寒。
    赤舄歸周理,蒼山起謝安。
    功能成底事,一抹莫云殘。

    99 《題米南宮云山圖》 明·蒲庵禪師

    南宮米黻生殊方,馳名畫史妙莫當。
    墨云翻空太陰黑,功奪造化開微茫。
    酒酣放筆情爛熳,愛寫長林帶溪岸。
    昆侖移得毫芒間,數點浮云落天半。

    100 《玉壺餞客獨趙逵明末至,云迓族長於龍山且談》 宋·楊萬里

    南山行盡到西湖,卻上扁舟赴玉壺。
    十里便成三十里,暑中何處不長涂。

    * 關于山行處的詩詞 描寫山行處的詩詞 帶有山行處的詩詞 包含山行處的古詩詞(31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