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第的詩詞(45首)

    21 《第一山》 宋·蔣介

    第一山前萬里秋,野花衰草替人愁。
    中原好在平如掌,莫把長淮當白溝。

    22 《第一山》 宋·王信

    禺跡茫茫萬里天,望中皆我舊山川。
    誰將淮水分南北,直到幽燕始是邊。

    23 《第一山》 宋·顏師魯

    聞說淮南第一山,老來方此憑欄干。
    孤城不隔長安望,落日空悲汴水寒。

    24 《題盱眙第一山》 宋·鄭汝諧

    忍恥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
    燕山有石無人勒,卻向都梁記姓名。

    25 《中都龍興寺伏睹御書第一山三大字碑有作》 明·周啟

    九重宸翰麗天文,三字穹碑壓厚坤。
    山色不知今古異,地靈惟戴帝王尊。
    蛟龍絕褵盤亭構,獅象諸天拱寺門。
    千載鐘王夸健筆,敢同羲畫與時論。

    26 《題盱胎軍東南第一山二首》 宋·楊萬里

    第一山頭第一亭,聞名未到負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萬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無情。
    登臨不覺風煙暮,腸斷漁燈隔岸明。

    27 《題盱胎軍東南第一山二首》 宋·楊萬里

    建隆家業大於天,慶歷春風一萬年。
    廊廟謀謨出童蔡,笑談京洛慱幽燕。
    白溝舊在鴻溝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川后年來世情了,一波分護兩涯船。

    28 《自干明移居柯山何氏第令秬秸先葺所居》 宋·張耒

    吾居最易足,容膝便有余。
    平生一畝宮,游宦乖所圖。
    謫官求便安,僦舍柯山隅。
    灑掃勤汝力,真成野人居。

    29 《送廖八下第歸衡山》 宋·歐陽修

    曾作關中客,嘗窺百二疆。
    自言秦隴水,能斷楚人腸。
    失意倦京國,羇愁成鬢霜。
    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陽。

    30 《衍師見訪鐘山里第》 明·高啟

    風雨孤舟寄一僧,遠煩相覓到金陵。
    青衫愧逐塵中馬,白拂看麾座上蠅。
    事去南朝猶有恨,夢歸北郭已無憑。
    文章何用虛叨祿,只合從師問上乘。

    31 《梁潔夫幽居林宇靚深畫幽邃不類貴第宛然山林》 宋·曹勛

    近天尺五哄車音,此復關門自古今。
    盡卻煩緣留靜照,破閑應賴有清琴。

    32 《梁潔夫幽居林宇靚深畫幽邃不類貴第宛然山林》 宋·曹勛

    堂依山麓凈風煙,松竹窗虛小有天。
    汲火炷香供佛后,蒲團燕坐得安禪。

    33 《梁潔夫幽居林宇靚深畫幽邃不類貴第宛然山林》 宋·曹勛

    低窗窄榻頗怡顏,香繞衣襟丈尺間。
    一笑渠渠得三壽,要令風味似商山。

    34 《梁潔夫幽居林宇靚深畫幽邃不類貴第宛然山林》 宋·曹勛

    平生端亮履清修,公退蘧然得少休。
    栩栩尚忘飛蝶想,黑甜一枕更優游。

    35 《梁潔夫幽居林宇靚深畫幽邃不類貴第宛然山林》 宋·曹勛

    西疇筑圃弭橐鞬,矍相佳游此比肩。
    自是序賓觀德處,固宜百發上虛弦。

    36 《游惠山觀第二泉》 宋·曹彥約

    僧人顏似松杉老,齋飯味知泉石多。
    我不能茶有風冷,愛山成癖欠消磨。

    37 《游惠山觀第二泉》 宋·曹彥約

    自逢陸老問君名,又見蘇公記此行。
    從此卻歸廬阜去,豈無聲寄谷簾兄。

    38 《山中聞知己及第》 宋·釋智圓

    交知心莫逆,出處任相違。
    月里方攀桂,山中自采薇。
    致君期有術,遁世貴無機。
    華發他年事,云泉亦可歸。

    39 《第一溪山》 宋·陳宓

    萬家樓觀巧回環,紫翠泓澄俯仰間。
    莫道七閩無好境,東南第一此家山。

    40 《和林堂長第一溪山韻》 宋·陳宓

    伊誰排比此溪山,只與高人倚徒看。
    不是三秋足風露,從來六月亦清寒。
    雙鋒未用平殘虜,巨刃先將剸險灘。
    我亦形容最佳處,崔詩在上句成難。

    * 關于山第的詩詞 描寫山第的詩詞 帶有山第的詩詞 包含山第的古詩詞(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