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瓢的詩詞(472首)
261
《錦里卜筑詩》 明·趙善瑛
錦里幽棲處,悠然遠俗囂。
地偏車馬少,山近市城遙。
松竹連蹊徑,藤蘿掩屋茅。
閉門窮典籍,修業問芻蕘。
262
《周玄初禱雨詩》 明·朱友諒
道人鞭龍出潭底,黑云一片山頭起。
仰看紅日不見光,黑龍頭搖白龍尾。
有時登壇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白波翻空海水立,銀河落地天瓢傾。
263
《石翁見寄次韻》 明·莊昶
萬里長風擊楫歌,了無此夢掛煙蘿。
溪山到腳長嫌少,車馬臨門不愛多。
瓢掛村梢風淅歷,鶴巢松蓋夢蹉跎。
一聲引子《漁家傲》,兩兩三三唱隔波。
264
《蒼松為許志完作》 明·莊昶
箕山老人松樹圖,開卷凌亂千人呼。
畢宏已死更誰手,南京老盛天下無。
此松畫本得何處,元是公家掛瓢樹。
虬髯偃蹇老鐵蟠,雷雨蒼龍木騰去。
嗚呼此樹百煉鋼,數千萬變冰與霜。
忠臣義士我所拜,山中萬古文天祥。
266
《滿江紅·憂喜相尋》 宋·蘇軾
憂喜相尋,風雨過、一江春綠。
巫峽夢、至今空有,亂山屏簇。
何似伯鸞攜德耀,簞瓢未足清歡足。
漸粲然、光彩照階庭,生蘭玉。
267
《和子由踏青》 宋·蘇軾
東風陌上驚微塵,游人初樂歲華新。
人閑正好路傍飲,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離,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268
《和陶雜詩十一首》 宋·蘇軾
藍喬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踐長安陌。
爾來寧復見,鳥道度太白。
昔與吳遠游,同藏一瓢窄。
潮陽隔云海,歲晚倘見客。
伐薪供養火,看作棲鳳宅。
270
《和子由蠶市》 宋·蘇軾
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游樂不知還。
千人耕種萬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閑。
閑時尚以蠶為市,共忘辛苦逐欣歡。
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積如連山。
272
《贈李兕彥威秀才》 宋·蘇軾
魏王大瓢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
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負不羈才,從軍數到單于臺。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將軍何人哉。
273
《清溪詞》 宋·蘇軾
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
水渺渺兮山無蹊,路重復兮居者迷。
爛青紅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
山無人兮云朝躋,靄蒙蒙兮渰凄凄。
274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275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277
《游章義寺》 宋·王安石
九日章義寺,倦游因解鑣。
拂榻寄午夢,起尋北山椒。
岑蔚鳥絕跡,悲鳴唯一蜩。
歡言與僧期,於此共簞瓢。
278
《馬上轉韻》 宋·王安石
三月楊花迷眼白,四月柳條空老碧。
年光如水盡東流,風物看看又到秋。
人世百年能幾許,何須戚戚長辛苦。
富貴功名自有時,簞瓢捽茹亦山雌。
280
《八功德水》 宋·王安石
雪山馬口出琉璃,聞說諸天與護持。
此水遙連八功德,供人真凈四威儀。
當時迦葉無塵染,何事閿鄉有土思。
道力起緣非一路,但知瓢飲是生疑。
* 關于山瓢的詩詞 描寫山瓢的詩詞 帶有山瓢的詩詞 包含山瓢的古詩詞(4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