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門外盡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六月國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
絕頂軒窗納晚哺,下方燈火聽鐘魚。天連震澤涵元氣,地涌浮圖切太虛。涼立松風觀石溜,晚尋樵徑扣僧廬。孤亭山麓荒苔積,猶想幽人夜讀書。
澗石縈紆紫竹叢,晴云吹落水晶宮。夜寒身宿群峰頂,花盡春歸萬木中。儻買山田營破屋,時過僧寺駕孤篷。只應渺渺軒前路,杖履長陪鶴發翁。
亂松深古寺,衰謝白云期。生滅慧燈盡,晴陰定磬知。檐虛江色遠,日薄鳥聲遲。杖錫西來意,曹溪亦幾支。
寂寂長林下,僧房鎖碧苔。樹枝猿掛折,花片鳥銜來。池溢流過水,爐存爇后灰。賦詩殊未就,徙倚故遲回。
闌珊春事蚤啼鶯,與客閑行出北城。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煙續續過清明。夕陽古寺歸樵影,流水空山吠犬聲。如繡年光仍在眼,桃花零亂麥田橫。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半路袖回攀佳手,一生才遂買山心。要知此老風流處,來向劉郎吟處吟。
有錢可買滄浪景,無術能還夢幻身。一段江山寄愁絕,百年不見兩詩人。
東園三日兩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勝游謝車馬,從此始青鞵。俗士洗褊心,達人增曠懷。
清風迎衣襟,白云捧腳底,飄然徑上廬山頭,誰道棲賢三十里。鄉禪引到獅子峰,旃檀噴出香霧濃。此一辨香為五老。
只道真陽天下稀,不知清遠亦幽奇。攀崖下照龍湫水,細詠東坡老子詩。
見說巖中雪色猿,嘯聲時出翠微間。不看新月初三夜,卻覓當時舊玉環。
西山落日浴長江,并貫清溪作一光。千嶂圍來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樓臺王塔云間見,楊柳金堤鏡里長。客子要窮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清曠樓中夕眺間,落暉殘雨兩生寒。樓中占盡南山了,更占西湖與北山。
一雨東郊捲夕云,山中坐對寂寥春。高低桃錦紅相倚,輕重榆錢綠不勻。杯冷羅門拋午案,簺殘犀槊晦流塵。漢鳊漸美開魚禁,已約溪公下釣緡。
垂楊小渡。處處歸鞍駐。八十田翁良愧汝。把酒千言萬語。細侯竹馬相從。笑渠奔走兒童。十里村簫社鼓,依然傀儡棚中。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漳壑風來號萬窮。盡入長松悲嘯。井蛙瀚海云濤。醯雞日遠天高。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竹里清香簾影明。一枝照水弄精神。樓頭橫管罷龍吟。休三弄,留為與調羹。紫陌與青門。溪邊浮動處,絕纖塵。等閑休付壽陽人。瀟灑處,月淡又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