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水路的詩詞(3363首)

    821 《送馬尊師(一作送侯道士)》 唐·李端

    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晝陰陰。
    云中采藥隨青節,洞里耕田映綠林。
    直上煙霞空舉手,回經丘壟自傷心。
    武陵花木應長在,愿與漁人更一尋。

    822 《送唐大夫罷節歸山》 唐·王建

    年少平戎老學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不堪腰下懸金印,已向云西寄玉田。
    旄節抱歸官路上,公卿送到國門前。
    人間雞犬同時去,遙聽笙歌隔水煙。

    823 《送唐大夫罷節歸山》 唐·王建

    年少平戎老學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不堪腰下懸金印,已向云西寄玉田。
    旄節抱歸官路上,公卿送到國門前。
    人間雞犬同時去,遙聽笙歌隔水煙。

    824 《新安江路》 唐·權德輿

    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
    人遠禽魚凈,山深水木寒。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云端。
    即事遂幽賞,何心掛儒冠。

    825 《赴資陽經嶓冢山(漢水所出,元和三年已授此官)》 唐·羊士諤

    寧辭舊路駕朱轓,重使疲人感漢恩。
    今日鳴騶到嶓峽,還勝博望至河源。

    826 《和侯大夫秋原山觀征人回》 唐·楊巨源

    兩河戰罷萬方清,原上軍回識舊營。
    立馬望云秋塞靜,射雕臨水晚天晴。
    戍閑部伍分岐路,地遠家鄉寄旆旌。
    圣代止戈資廟略,諸侯不復更長征。

    827 《送蘄州李郎中赴任》 唐·劉禹錫

    楚關蘄水路非賒,東望云山日夕佳。
    薤葉照人呈夏簟,松花滿碗試新茶。
    樓中飲興因明月,江上詩情為晚霞。
    北地交親長引領,早將玄鬢到京華。

    828 《道州途中即事》 唐·呂溫

    零桂佳山水,滎陽舊自同。
    經途看不暇,遇境說難窮。
    疊嶂青時合,澄湘漫處空。
    舟移明鏡里,路入畫屏中。

    母親離別

    829 《傷春》 唐·孟郊

    兩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戰城郭腥。
    亂兵殺兒將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無人旋風起,鶯啼燕語荒城里。
    春色不揀墓傍株,紅顏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來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悵山頭路。

    830 《蕭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唐·盧仝

    淮上客情殊冷落,蠻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莫道無來使,回雁峰前好寄書。
    南方山水生時興,教有新詩得寄余。
    路帶長安迢遞急,多應不逐使君書。

    831 《過駱山人野居小池(駱生棄官居此二十馀年)》 唐·白居易

    茅覆環堵亭,泉添方丈沼。
    紅芳照水荷,白頸觀魚鳥。
    拳石苔蒼翠,尺波煙杳渺。
    但問有意無,勿論池大小。

    832 《早朝賀雪寄陳山人》 唐·白居易

    長安盈尺雪,早朝賀君喜。
    將赴銀臺門,始出新昌里。
    上堤馬蹄滑,中路蠟燭死。
    十里向北行,寒風吹破耳。

    833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亞枝花》 唐·白居易

    山郵花木似平陽,愁殺多情驄馬郎。
    還似升平池畔坐,低頭向水自看妝。

    834 《答客問杭州》 唐·白居易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唐詩三百首典故寫人

    835 《陳使君山莊》 唐·牟融

    新卜幽居地自偏,士林爭羨使君賢。
    數椽瀟灑臨溪屋,十畝膏腴附郭田。
    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秋成準擬重來此,沉醉何妨一榻眠。

    836 《句》 唐·徐凝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別白公》)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以上并見《紀事》)

    837 《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 唐·李德裕

    江亭感秋至,蘭徑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茲夕念原衍。
    綠筱連嶺多,青莎近溪淺。

    838 《寄隱者》 唐·施肩吾

    路絕空林無處問,幽奇山水不知名。
    松門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月夜寫景諷喻

    839 《寄送盧拱秘書游魏州》 唐·姚合

    太行山下路,荊棘昨來平。
    一自開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虜,人事接東京。
    掃灑氛埃靜,游從氣概生。

    840 《寄陜府內兄郭冏端公》 唐·姚合

    蹇鈍無大計,酷嗜進士名。
    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
    相府執文柄,念其心專精。
    薄藝不退辱,特列為門生。

    * 關于山水路的詩詞 描寫山水路的詩詞 帶有山水路的詩詞 包含山水路的古詩詞(33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