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水緣的詩詞(843首)
681
《書院新成再用前韻》 明·邵寶
小堂開自綠陰邊,故老相過問往年。
水接少陵新檻外,草生茂叔舊庭前。
山從西望城才隔,溪自東行路亦緣。
微醉獨歌人莫訝,春衣初試晚晴天。
¤
683
《送淵上人》 明·孫寧
遠公無定跡,心與白云閑。
瓶錫春風里,帆檣暮雨間。
鳥啼臨水樹,猿響隔溪山。
此際隨緣去,家林幾日還。
684
《贈僧月滄》 明·吳孺子
孤云不知處,野雪見行蹤。
一飯飽時少,隨緣滄海東。
香床通水月,清磬出花宮。
欲結廬山社,誰能問遠公?
685
《雜興次羅贊善韻四首》 明·許穀
住世誰看石化牛,寄生真夢蝶為周。
因游淮水留孤艇,為看鐘山結小樓。
舊牘堆床魚亂走,新篘入盞蟻先浮。
杜陵自識吟詩趣,苦思何緣老未休。
¤
688
《芙蓉城》 宋·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691
《贈李道士》 宋·蘇軾
世人只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癡人。
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巖石里。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云水。
692
《芙蓉城(并敘)》 宋·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693
《贈李道士(并敘)》 宋·蘇軾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
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
696
《初約鄰人至石湖》 宋·范成大
窈窕崎嶇學種園,此生丘壑是前緣。
隔籬日上浮天水,當戶山橫匝地煙。
春入葑田蘆綻筍,雨傾沙岸竹垂鞭。
荒寒未辦招君醉,且吸湖光當酒泉。
697
《巴東峽口》 宋·范成大
水宿頻欹側,徒行又險艱。
舟危神女峽,馬瘦鬼門關。
照夜燒畬隴,緣云種笮山。
催成頭雪白,休說鬢絲斑。
698
《送僧歸保寧》 宋·秦觀
西湖環岸皆招提,樓閣晦明如臥披。
保寧復在最佳處,水光四合無端倪。
車塵不來馬足斷,時有海月相因依。
上人弱齡已隸此,心目所證惟瑰琦。
699
《對酒》 宋·陸游
斷簡殘編不策勛,東皋猶得肆微勤。
榮枯一枕春來夢,聚散千山雨後云。
煙水幸堪供眼界,世緣何得累心君。
床頭小甕今朝熟,撥置閑愁且一欣。
700
《幽居》 宋·陸游
萬家水竹古山陰,揀得幽居愜素心。
梁燕委巢知社近,井桐飄葉覺秋深。
琴緣廢久塵常積,書為開稀蠹漸侵。
幸自杜門無一事,不須清夜感衣砧。
* 關于山水緣的詩詞 描寫山水緣的詩詞 帶有山水緣的詩詞 包含山水緣的古詩詞(8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