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民歲的詩詞(426首)

    1 《愛民堂為涪陵盧使君題》 宋·沈繼祖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
    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2 《望謝家青山太白墓二首》 宋·楊萬里

    阿眺青山自一村,州民歲歲與招魂。
    六朝陵墓今安在,只有詩仙月下墳。

    3 《一百五歌》 宋·張耒

    山民歲時事莽鹵,猶知拜掃一百五。
    平明士女出城闉,黃土岡前列尊俎。
    箬包粉餌蒸野蔬,富家烹羊貧薦魚。
    日暮肩輿踏風雨,江鄉人家無犢車。
    插花飲酒山邊市,醉后歌聲動鄰里。
    南人聞歌笑相尋,北人聞歌淚滿襟。

    4 《甲戌武康大水凈林寺山門殿屋悉皆倒敝》 宋·董嗣杲

    仲秋秋陰合,壁落走鼯鼠。
    徹宵風雨驟,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與溪,廬舍失處所。
    凈林古梵屋,木佛豈得御。

    5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邊塞戰爭憂國憂民組詩

    6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7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8 《蕨萁行(閩清縣饑,不報,民采蕨萁為食而多》 明·劉仁本

    東山有蕨萁,南山有蕨萁。
    西山有蕨萁,北山有蕨萁。
    采采蕨萁,晨露未晞。
    荊棘離披,筐筥攜持。

    9 《己未過太湖僧寺得宗汝為書寄山蕷白酒長韻詩》 宋·黃庭堅

    從學晚聞道,謀官無見功。
    早衰觀水鑒,內熱愧鄰邦。
    比鄰有宗侯,治劇乃雍容。
    摩手撫鰥寡,蒿碪磔強梁。

    10 《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 宋·衛宗武

    四月五月淫澇積,噬嚙丘垤吞原隰。
    匪惟為沼蕩為陂,萬頃秧云泯無跡。
    攢雅聯尾空飛翻,化鰲為城難障塞。
    五湖三泖俗貫通,當接重江勢洄潏。

    * 關于山民歲的詩詞 描寫山民歲的詩詞 帶有山民歲的詩詞 包含山民歲的古詩詞(4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