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川形的詩詞(246首)

    201 《卻到金陵登北固亭》 唐·李紳

    龍形江影隔云深,虎勢山光入浪沈。
    潮蹙海風驅萬里,日浮天塹洞千尋。
    眾峰作限橫空碧,一柱中維徹底金。
    還叱楫師看五兩,莫令辜負濟川心。

    202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203 《引泉詩(睦州龍興觀老君院作)》 唐·陸龜蒙

    上嗣位六載,吾宗刺桐川。
    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
    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
    嵐盤百萬髻,上插黃金鈿。

    204 《和韋相公見示閑臥》 唐·貫休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
    霖雨方為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
    仲虺專為誥,何充雅愛禪。

    樂府婦女抒懷

    205 《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因狀嵩高靈勝,寄呈三十韻》 唐·尉遲汾

    雄雄天之中,峻極聞維嵩。
    作鎮盛標格,出云為雨風。
    瑞時物不癘,順澤年多豐。
    加高冠四方,視秩居三公。

    樂府少年壯志組詩

    206 《水調歌頭》 宋·張元干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澤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須。
    聊復脫身鹓鷺,未暇先尋水竹,矯首漢庭疏。
    長夏啖丹荔,兩紀傲閑居。

    207 《哨遍(秋水觀)》 宋·辛棄疾

    蝸角斗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
    君試思、方寸此心微。
    總虛空、并包無際。
    喻此理。

    208 《水調歌頭(武昌南樓落成,次王漕韻)》 宋·李廷忠

    撫景幾今古,遺恨此江山。
    百年形勝,但見幽草雜枯菅。
    多少名流登覽,賴有神扶壞棟,詩墨尚斑斑。
    風月要磨洗,顧我已衰顏。

    209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210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211 《沁園春 牧》 元·王*

    赤腳蓬頭,蓑衣*箬笠,隨處安然。
    守無角牛兒,不離左右。
    同行同住,同坐同眠。
    常在家山,勻調水草,拗性之時著一鞭。

    212 《送臺倅趙叔明趨朝》 宋·高文虎

    羲輪正弭節,別駕忽揚鞭。
    游從亦雨暑,朋盍知何年。
    欲敘情繾綣,難得形周旋。
    譜系玉為牒,輝華珠在淵。

    213 《仙都》 宋·汪真

    萬山高下擅清都,煙火四開總版圖。
    白日梯人天上走,青蓮載客水中浮。
    道超形妙稱仙釋,人尚耕桑見婦姑。
    干戈滿路川原靜,何物壺公更一壺。

    21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15 《和陶淵明雜詩(六首·以下《越游稿》)》 明·戴良

    憶昔客吳山,門對萬松嶺。
    松下日行游,況值長春景。
    朅來臥窮海,時秋枕席冷。
    還同泣露蛩,唧唧吊宵永。
    豈無棲泊處,寄此形與影。
    行矣臨逝川,前途無由騁。
    以之懷往年,一念詎能靜。
    ¤

    216 《游清涼寺次藻庵韻》 明·陳鐸

    夕陽峰頂一攀躋,萬里川原望不迷。
    帆影遠來江樹外,山形多在石城西。
    苔荒輦路人稀到,花近禪房鳥亂啼。
    直到翠微亭子上,漫吟重續舊時題。

    217 《夜坐》 明·饒介

    學默三年漫不應,流光一去意無征。
    緣如發白因循染,道似山青自在凝。
    猶有形骸生影跡,卻將文字寄名稱。
    一川月色多于水,更著秋霜見底澄。

    218 《柏》 宋·蘇軾

    故園多珍木,翠柏如蒲葦。
    幽囚無與樂,百日看不已。
    時來拾流膠?一作肪?,未忍踐落子。
    當年誰所種,少長與我齒。

    219 《同前》 宋·蘇軾

    我頃三章乞越州,欲尋萬壑看交流。
    且憑造物開山骨,已見天吳出浪頭。
    (石中似有海獸形狀。
    )履道鑿池雖可致,玉川卷地若為收。
    洛陽泉石今誰主,莫學癡人李與牛。

    220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 關于山川形的詩詞 描寫山川形的詩詞 帶有山川形的詩詞 包含山川形的古詩詞(2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