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尖的詩詞(237首)

    81 《小孤山》 宋·董嗣杲

    小孤隸舒州,誰將峭崖削。
    一尖漾浩渺,藤蘿綴瓔珞。
    綠篠裹山脅,白浪沸山腳。
    向背千萬態,渾不假鐫鑿。

    82 《題陽朔山》 宋·陶弼

    名山愛陽朔,平陸遍峰巒。
    郡境尖中拆,人家缺處安。
    穿青入梧峽,載影下昭灘。

    83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畫山水扉見遺報之五言》 宋·張镃

    嵩華平生夢,騎驢未得游。
    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
    報國何能早,埯時莫漫憂。
    祗尖長近眼,過夏亦慵收。

    84 《酌道傍古松下錢王水絕頂微露塔尖聞有僧院名》 宋·張镃

    山圍當車巾,佳興坌滿前。
    盤松儼如畫,蓋疊疎蘿纏。
    沙平恰席許,坐蔭宜鋪氈。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85 《送趙玉甫赴穿山監場》 宋·劉宰

    辟書朝東來,海上便擬尋蓬萊,坐令斥鹵皆春臺。
    辟書暮西至,頒春又擬陪千騎,江水江花盡和氣。

    86 《題擇庵云山圖》 宋·牟巘五

    老圓畫里也藏機,云抹前山凍不飛。
    寸許塔尖何處市,扁舟臘日房僧歸。

    87 《山居即事》 宋·釋紹嵩

    山色堆藍重,風煙野外嘉。
    與閑為活計,祗者是生涯。
    雖有明時約,端無外物華。
    人生貴知足,此興未尖賒。

    88 《懷天目西尖隱者》 宋·釋文珦

    西尖高插白云里,下視行人細如蟻。
    客到山翁禪不起,天風吹落青松子。

    89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宋·釋正覺

    應緣分影來池月,游世無心出岫云。
    適意歸來尖屋底,蔬畦還與力鉏勤。

    90 《浮舟下淮訪龜山禪師》 宋·釋正覺

    霜風獵獵掃平野,沙頭蓁翳凈如燖。
    淮津斜轉龜山麓,云漢微分雁塔尖。
    籬落梅梢春點點,庭除松影月纖纖。
    禪家況是不羇友,問訊勤來想未嫌。

    91 《峽路山行即事十首》 宋·袁說友

    浩蕩東風晚更嚴,黃埃得得上霜髯。
    細題今日山中景,更有前頭萬點尖。

    92 《送李卿,賦得孤島石(得離字)》 唐·岑參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
    綠窠攢剝蘚,尖碩坐鸕鶿。
    水底看常倒,花邊勢欲欹。
    君心能不轉,卿月豈相離。

    93 《送李卿,賦得孤島石(得離字)》 唐·岑參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
    綠窠攢剝蘚,尖碩坐鸕鶿。
    水底看常倒,花邊勢欲欹。
    君心能不轉,卿月豈相離。

    94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 唐·于鵠

    戢戢亂峰里,一峰獨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愛幽深,一住五十年。
    懸牘到其上,乘牛耕藥田。

    95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 唐·于鵠

    戢戢亂峰里,一峰獨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愛幽深,一住五十年。
    懸牘到其上,乘牛耕藥田。

    96 《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見寄》 唐·劉禹錫

    脫屣將相守沖謙,唯于山水獨不廉。
    枕伊背洛得勝地,鳴皋少室來軒檐。
    相形面勢默指畫,言下變化隨顧瞻。

    97 《寒溪》 唐·孟郊

    霜洗水色盡,寒溪見纖鱗。
    幸臨虛空鏡,照此殘悴身。
    潛滑不自隱,露底瑩更新。
    豁如君子懷,曾是危陷人。

    98 《和李仆射西園》 唐·張籍

    遇午歸閑處,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檢書簽。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卷簾。
    竹涼蠅少到,藤暗蝶爭潛。

    99 《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十八時作)》 唐·元稹

    靜習狂心盡,幽居道氣添。
    神編啟黃簡,秘箓捧朱簽。
    爛熳煙霞駐,優游歲序淹。
    登壇擁旄節,趨殿禮胡髯。

    100 《望云騅馬歌》 唐·元稹

    憶昔先皇幸蜀時,八馬入谷七馬疲。
    肉綻筋攣四蹄脫,七馬死盡無馬騎。
    天子蒙塵天雨泣,巉巖道路淋漓濕。

    * 關于山尖的詩詞 描寫山尖的詩詞 帶有山尖的詩詞 包含山尖的古詩詞(2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