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寺的詩詞(898首)

    641 《游寶惠寺山》 宋·范端杲

    不到茲山久,寒梅又著花。
    白煙叢古木,烏鵲倚枯槎。
    路轉沖危石,泉流漲淺沙。
    不堪回首處,樵唱起嘔啞。

    642 《游峽山飛來寺》 宋·高紳

    古寺清江上,維舟夕照前。
    山根盤到海,塔影直侵天。
    蘿月空禪石,霜鐘落客船。
    秋風懶回首,送目入云煙。

    643 《憩山中古寺》 明·顧祿

    行春過遠村,鞍馬憩山門。
    畫壁神儀古,鐫厓佛像尊。
    鼠翻殘瓦墜,龍出小池渾。
    亦欲詢興廢,苔碑字半昏。

    644 《任安仁縣秩滿歸過馀干縣臺山侍寺僧云疇昔之》 宋·黃棆

    年來蹤跡嘆飄然,一笑相逢莫匪緣。
    多謝老僧勤記我,預將消息夢中傳。

    645 《訊黃乙山於壽寧寺》 宋·黃敏求

    客中聽雨況僧寮,盡日無人訪寂寥。
    一枕秋聲供痛快,隔窗風里有芭蕉。

    646 《訊黃乙山於壽寧寺》 宋·黃敏求

    草草茅亭古木間,萬瑯玕里一禪關。
    秋陰只俟風收盡,分我浮生增日閑。

    647 《龜山禪寺贈僧柏庭》 宋·黃希武

    出世無心與世聞,好將蹤跡遠離群。
    別來滄海孤舟月,歸去青山半榻云。
    頓覺有生皆幻夢,更尋無地避塵氛。
    東林蓮社詩盟在,相送河橋已夕曛。

    648 《寄題神山縣玉兔寺》 宋·康孝基

    國朝梵剎多新額,玉兔名存四百年。
    曾為皇唐黎瑞應,得于炎宋保流傳。
    荊山溫潤嘗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圓。
    寺記廢興書異事,豐碑采摭畫雕鐫。

    649 《龍壽山萬歲寺》 宋·樂章

    風波暄白晝,云雨暗空山。
    楚客驚停棹,湘妃慘濕鬟。
    化成群木杪,砥柱眾流間。
    肸蚃通精意,行人易往還。

    650 《題廬山上化成寺》 宋·李含章

    樓臺高聳入中天,壓破寒山數畝煙。
    永日松欄幽鳥語,半空巖石老僧禪。
    窗臨樛木排深澗,簷拂長蘿下翠顛。
    野客每來何所得,一聲秋磬似相便。

    651 《烏目山五題·興福寺》 宋·李堪

    云門十里長,殿塔明朝陽。
    半夜風雨至,滿山松桂香。
    清猿嘯遠壑,好鳥鳴虛廊。
    塵土斯可濯,胡為語滄浪。

    652 《烏目山五題·永慶寺》 宋·李堪

    巖扉開早涼,谷鳥紛遠翔。
    花氣濕幽徑,磬聲清上方。
    云生松澗底,泉落蘚池傍。
    我有遺榮意,移時坐石床。

    653 《與客游北山偶過普福寺尋葛洪丹井》 明·李奎

    古寺隨緣到,云霞晚自閑。
    僧房開竹里,仙路入花間。
    斜日明秋水,薄煙凝暮山。
    偶探勾漏跡,惆悵欲忘還。

    654 《題佘山宣妙寺》 宋·劉孝韙

    水定浮春岫,鴉盤落遠林。
    上方鐘送夕,隱幾興何深。

    655 《破山八詠·興福寺》 宋·劉拯

    峨峨烏目山,曾臨貴侯宅。
    重房昔珠翠,峻宇煥金碧。
    泉激晨霞明,松搖暮云白。
    宜爾山中人,日輪自朝夕。

    656 《隱居鳳山清明寺二首》 宋·樓淳

    風鳥久不至,哲人歡已矣。
    空留千載名,寂寞殘陽里。

    657 《隱居鳳山清明寺二首》 宋·樓淳

    日上鐘未鳴,老僧睡猶熟。
    誰是山中人,長享清明福。

    658 《蔣山太平興國禪寺》 宋·馬之純

    凌晨同作蔣山游,細雨絲輕霧不收。
    謝得東風如有意,故教晴色漸盈眸。
    松陰十里青絲障,石磴千層白玉樓。
    彌望寬平如有此,故應常作帝王州。

    659 《武林山十詠·靈隱寺》 宋·梅詢

    千峰凌紫煙,中有梵宮闕。
    靈眄極幽棲,塵心自超越。
    松篁發春靄,桂實墜秋月。
    爭得謝世人,茲焉老華發。

    660 《游破山興福寺》 宋·莫儔

    久聞勝地有蓮宮,乘興來游杖瘦筇。
    庭老樛枝翠瓔珞,地生并蒂玉芙蓉。
    飛仙何意來題柱,開澗當年想斬龍。
    歸騎回看樓閣處,云深隱隱度疏鐘。

    * 關于山寺的詩詞 描寫山寺的詩詞 帶有山寺的詩詞 包含山寺的古詩詞(8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