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圖的詩詞(351首)

    61 《云山圖》 明·董穀

    眾綠獻秋色,寒山生夕容。
    林間靜茅宇,云外響村舂。
    落日行文豹,澄江飛斷鴻。
    遙憐徐孺子,一榻坐千峰。

    62 《題盧元佐所藏江山圖》 明·高遜志

    結茅曾住白云間,游宦多年客未還。
    開卷偶然鄉思動,數峰渾似鄂州山。

    63 《題華陽彭玄明所畫秋山圖》 明·劉崧

    我不識華陽彭煉師,見畫云山想句曲。
    數峰冥色入遙浦,六月泉聲動虛谷。
    紫霞樓觀當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
    海邊鰲首戴云紅,天際蛾眉拂秋綠。

    64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宋·蘇軾

    西湖三載與君同,馬入塵埃鶴入籠。
    東海獨來看出日,石橋先去踏長虹。
    遙知別後添華發,時向樽前說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

    65 《云門山圖》 元·王冕

    十年不到云門寺,忽見若耶溪上山。
    落葉不隨流水去,長松只在白云間。
    當年王謝已寂寞,終古林泉更往還。
    所喜二靈多道氣,扶藜時復叩紫關。

    66 《戴叔鸞入夏江山圖》 明·高啟

    歸隱初辭薦辟章,西風黃葉滿車箱。
    青牛只識山中路,不是無心向洛陽。

    67 《游東山圖》 宋·劉克莊

    亭樹縹緲無點塵,竹樹蒼翠溪粼粼。
    寶釵導前瑤簪后,三君高屐華陽巾。
    頎然錦衣者誰氏,道韞諸姑姊長妹。
    當時偶動寂寂嘆,藁砧不答高掩鼻。

    68 《依韻和子駿雪山圖》 宋·文同

    一白溪山六幅中,其間雪意與云容。
    君應記得飛仙下,飚馭亭前此數峰。

    69 《春游女幾山圖》 明·唐寅

    女幾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發柔條。
    心期此日來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

    70 《華山圖》 明·唐寅

    白緣襕袗碧玉環,身于世事瑪相關。
    風情抵老如潘朗,顛倒騎驢過華山。

    71 《洞山圖卷》 明·唐寅

    吾聞淮水出桐山,古來賢哲產其間。
    君令自稱亦私淑,漁釣須當借一灣。

    72 《小孤山圖(徐賁畫,代莘野賦)》 明·楊基

    江流西來如箭急,小姑橫截江心立。
    桃花水漲勢相爭,峽口瞿塘猶不及。
    山神堂堂心膽粗,當時人間偉丈夫。
    江頭廟里青綾帳,翠靨金釵塑小姑。

    73 《跋王介甫游鐘山圖》 宋·張栻

    林影溪光靜自如,蕭疎短鬢獨騎驢。
    可能胸次都無事,擬向山中更著書。

    74 《題政黃牛出山圖》 宋·王灼

    橋邊路欲迷,林外山猶見。
    長歌扣牛角,不讀項羽傳。

    75 《海山圖二首》 宋·趙文

    嵯峨石壁不可梯,列仙之癯實居之。
    下視茫茫渺何許,風帆浪舶多積貯。
    舟中賈客莫浪喜,山上高人解笑汝。

    76 《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明·袁凱

    巨魚出沒浪波腥,東望三山路杳冥。
    安得秦皇射蛟手,為操強弩下滄溟。

    77 《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明·袁凱

    方壺少小學為仙,筆底三山豈偶然。
    見說麻姑頭總白,不知何用得長年。

    78 《崇山圖七賢詩》 宋·張嵲

    峴首登臨事已非,風流千古載豐碑。
    鑿空尋出崇山景,又作襄陽一段奇。

    79 《崇山圖七賢詩》 宋·張嵲

    居士胸中有丘壑,買山占得水云寬。
    七峰環合三溪碧,盡付騷人一倚欄。

    80 《崇山圖七賢詩》 宋·張嵲

    兩山列影作眉愁,盡付襄江一鑒收。
    問訊風光應更好,賦詩誰與共清流。

    * 關于山圖的詩詞 描寫山圖的詩詞 帶有山圖的詩詞 包含山圖的古詩詞(3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