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傍嚴公住浣花,喜從秦地見高牙。致君前去心逾赤,撫俗歸來發未華。路出錦江乘夜月,騎停繡嶺揖朝霞。自憐二紀游門下,今日聊能托后車。
老驥無能空在閑,苜蓿既飽思行山。誰知八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隨躋攀。云煙蒙蒙心共遠,草樹陰陰日將晚。一聲幽鳥隔前溪,萬古回春來疊巘。
江天物態兩憑陵,借與懸岸倚瘦藤。又作吳中十年夢,胥山絕頂望西興。
回巖客子賣墨人,諸孫賣筆筆有神。墨翁已入蓬萊殿,筆孫有愧中書君。邇來小孫兼好畫,兩幅溪藤七匹馬。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風吹沙霜滿野。
吾憐廛市人,偪仄煙火隘。六月圍炎蒸,引吭思大噫。誰知蜂螘聚,卻躡鯨鰲背。近山羅前檐,遠岫落天外。
筆力誰能似虎兒,思陵親為御珍題。小臣不識湖山好,但欲扁舟泛剡谿。
外物羈縶人,無退亦無遂。愧彼自由身,朝發夕予至。
散發避炎暑,炎暑苦相尋。云何對大賓,不見汗沾襟。
松竹貫寒暑,而梅時往來。不知姤復意,隨人謾徨徊。
水月皆內景,入秋倍清暉。世無善觀者,滔滔吾誰歸。
松柏不受彫,此亦易知耳。須看竹有筠,與松相表里。
士非耕釣者,而從蓑笠翁。人生貴適志,莘渭亦時中。
莫作溪流看,天命無窮已。詩人若知得,千古可坐致。
澤氣蒸前山,起自膚寸微。競看千丈瀑,不悟片云飛。
山堂有何觀,四時互興歇。萬物隨天根,東生復西滅。
懷人得清晤,此樂浩無期。剡溪興盡返,未喻伐木詩。
天下最佳處,惟二室三川。一氣所融結,何地無云煙。憶游古南安,倦憩大觀前。士洲與三島,渺莽云水連。
我本耕田夫,識字略可數。誰令半窗燈,奪此一犁雨。明經為青紫,無乃以書賈。晚知事大謬,於學竟何補。
迢迢江山上,萬變紛起伏。中閒崛奇多,忽此入平沃。草對近或遠,來去自鳧鶩。宇宙本來寬,景物常滿目。
穹碑一立承天寺,吟骨遂重宜州樓。當年群蟻亦策勛,豈知須臾夢封侯。南柯一散風雨惡,未若栩栩為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