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臺的詩詞(159首)

    81 《由大林寺尋講經臺,循香爐峰側下山》 明·王慎中

    千尺飛蘿手自援,鳴泉處處弄潺。
    半峰棲霧逢僧濕,絕徑穿云見虎閑。
    岸幘正宜巖石上,褰衣時傍竹林間。
    夕陽翠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82 《望天臺山二絕》 宋·陳恬

    嵩陽不得到,華頂可徘徊。
    當知吾性分,自有一天臺。

    83 《望天臺山二絕》 宋·陳恬

    氣聚煙云速,風飛山岳摧。
    神游八極表,何必訪天臺。

    84 《天臺陳山夫寄別用韻》 宋·程炎子

    斷煙荒草共幽幽,斜雨拋絲織晚愁。
    鷗鳥似知人乍別,飛來飛去渡船頭。

    85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初暐

    間倚天臺看曙霞,自然龍漢度無涯。
    暫來演道明光殿,歸去乘蹺太上家。
    帝簡賜歌旌火棗,世人何處訪桃花。
    到山若赴昆侖會,還控青鸞白鳳車。

    86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初暐

    紫皇宮闕羅高清,花虯玉鳳圍墉城。
    長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縹緲喧相迎。
    棲真何必拋塵綱,飆輪萬里時來往。
    張公結廬天臺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87 《七臺山》 宋·何鎬

    一上青云梯,杖藜披素襟。
    追隨同聲客,不作殊方音。
    過雨飛重泉,積煙昏茂林。
    疊嶂杳峭崿,竦峰起嶇嵚。

    88 《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宋·胡融

    璇臺插中天,乾坤發端倪。
    荊榛夾險道,自古誰攀躋。
    嘉予二三友,乘興同杖藜。
    行行陟其巔,一榼手自攜。

    89 《七臺山》 宋·黃克仁

    登陟最高頂,四圍山盡低。
    星辰可手掬,杉檜與天齊。
    只覺風生腋,恍如云作梯。
    何當謝塵事,來此共幽棲。

    90 《任安仁縣秩滿歸過馀干縣臺山侍寺僧云疇昔之》 宋·黃棆

    年來蹤跡嘆飄然,一笑相逢莫匪緣。
    多謝老僧勤記我,預將消息夢中傳。

    92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馬知節

    暫至朝真主,卻思歸舊峰。
    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
    月上當孤室,風生自古松。
    陰功從此滿,何處覓遺蹤。

    93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戚綸

    應悔名高藏不得,朝天翻喜放身歸。
    知時多順時人話,溫俗猶披俗士衣。
    有伴指期玄鶴老,無心高羨白云飛。
    赤城此去全忘慮,笑我塵勞未息機。

    94 《五臺山和韻》 宋·史監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云渡遠溪時作團。
    花落經臺鐘梵寂,袈裟香靄翠云蟠。

    95 《送僧游五臺山》 宋·釋簡長

    五峰橫絕漢,寒翠倚蒼冥。
    積雪無煩暑,高杉礙落星。
    磧雪簷外見,邊角坐中聽。
    師到棲禪夜,龍湫獨灌瓶。

    96 《臺山婆話頌》 宋·釋守仁

    開個燈心皂角鋪,日求升合度朝昏。
    只因風雨連綿久,本利一空愁倚門。

    97 《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宋·王欽若

    天臺瓊臺標奇狀,赤城瀑布懸千丈。
    中有高人混姓名,不向迷途隨得喪。
    閑尋棋侶過清溪,靜撥云根種紫芝。
    八卦爐中調姹女,三田宮里守嬰兒。

    98 《和祖擇之詠震山巖彭徵君釣臺》 宋·章友直

    巖因更號震山居,臺上猶存舊釣磯。
    一派滄浪真隱處,澄清尚可濯塵衣。

    99 《登石臺山聯句》 宋·周仲卿

    詩見本書胡融名下。

    100 《粵臺山懷古二首》 明·黎民表

    銅狄棲荒棘,珠衣沒古蒿。
    山回秦壘在,云出漢陵高。
    大澤龍猶臥,春深鳥目號。
    雄圖將逝水,誰與較蕭曹。
    ¤

    * 關于山臺的詩詞 描寫山臺的詩詞 帶有山臺的詩詞 包含山臺的古詩詞(1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