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縣的詩詞(141首)

    81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千株云錦照江沙,沙上青旗賣酒家。
    莫怪狂夫狂得徹,吳姬玉手好琵琶。

    82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吳姬玉手好琵琶,少小聲名到處夸。
    但使主人能愛客,年年來此看江花。

    83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江花紅白最堪憐,莫惜看花費酒錢。
    他時白發三千丈,縱使頻來不少年。

    84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黃家渡西多好春,黃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85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寒食清明正好春,看花須著少年人。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發看花花亦嗔。

    86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畫船。
    記得吳兒《竹枝》調,為君高唱百花

    87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
    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88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寄語看花江上人,清明時節好來頻。
    清明節后多風雨,風雨顛狂惱殺人。

    89 《行至楊子縣寄茅山道士》 未知·陳昂

    我行楊子縣,此路有誰同。
    堤上時時雨,帆邊颯颯風。
    金從結客盡,詩為落花窮。
    句曲云何白,看云悵望空。

    90 《任安仁縣秩滿歸過馀干縣臺山侍寺僧云疇昔之》 宋·黃棆

    年來蹤跡嘆飄然,一笑相逢莫匪緣。
    多謝老僧勤記我,預將消息夢中傳。

    91 《題南康縣山寺》 宋·李自中

    絕無常住只隨緣,石榻焚香向佛前。
    風折碧梧能幾日,鶴巢白截已多年。
    無人去劃階邊草,有客來探井底泉。
    休笑空門長寂寂,近時地上也流錢。

    92 《臨安訪古·衣錦山 (今縣治主山,是王故》 元·張昱

    還鄉滿山都覆錦,富貴應須白晝歸。
    設宴九龍堂上日,沛中歌后似王稀。

    93 《逢仙嶺(處州松陽縣山也)》 明·魏觀

    逢仙之嶺皆懸崖,下有溪水青于苔。
    丹楓吹過水西去,白鳥飛上崖邊來。
    行道一翁心甚急,石磴磽磝行不及。
    前臨絕壑后深巖,欲避前呵無處立。

    94 《經鹽山廢縣》 明·楊文卿

    何年移置青齊道,遺壤頹墉猶四圍。
    白露滿田牛上冢,淡煙浮廟草鉤衣。
    客過都當瓦礫后,鶴來豈止人民非。
    秦宮漢殿亦興廢,天地無窮哀雁飛。

    95 《和唐縣尹山居》 明·趙滂

    早從上國接英游,晚臥滄江擅一丘。
    無復謝公攜處妓,空余陶令去時舟。
    千章古木排云起,一派寒泉傍石流。
    客至不須談世事,小亭已扁四宜休。

    96 《江州德化縣漪嵐堂盡得廬山之勝醉中作此呈趙》 宋·戴復古

    不羨君為花縣宰,羨君日坐漪嵐堂。
    有時酒興兼詩興,無限山光與水光。
    百姓熙熙知教化,群胥凜凜對風霜。
    公馀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

    97 《步過縣南長橋游南山普寧寺山高處有塔院及小》 宋·陸游

    偶扶藤杖過南津,野寺長橋發興新。
    暫就清溪照須鬢,不妨翠霧濕衣巾。
    山縈細棧疑無路,樹落崩崖欲壓人。
    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攜酒上嶙峋?

    98 《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 宋·陸游

    鶴鳴山空無鶴來,青霞嶂深天壁開。
    千巖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
    日光微漏潭見底,水氣上薄云成堆。
    幽禽飛鳴報客至,奇樹璀璨知誰栽。

    99 《過青陽縣,望九華山,云中不真·來早大露,》 宋·楊萬里

    山長百里玉孱顏,百里何緣盡好山。
    只是縣前青一簇,九芙蓉出五云間。

    100 《過青陽縣,望九華山,云中不真·來早大露,》 宋·楊萬里

    肩輿過了九華西,恨殺秋云故故低。
    遮盡奇峰時放出,逐峰放出不教齊。

    * 關于山縣的詩詞 描寫山縣的詩詞 帶有山縣的詩詞 包含山縣的古詩詞(1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