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公的詩詞(438首)

    101 《題青山館(謝公館)》 唐·許渾

    昔人詩酒地,芳草思王孫。
    白水半塘岸,青山橫郭門。
    懸巖碑已折,盤石井猶存。
    無處繼行樂,野花空一尊。

    102 《祗命許昌自郊居,移就公館秋日寄茅山高拾遺》 唐·許渾

    一笛迎風萬葉飛,強攜刀筆換荷衣。
    潮寒水國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巖響遠聞樵客過,浦深遙送釣童歸。
    中年未識從軍樂,虛近三茅望少微。

    103 《元處士自洛歸宛陵山居見示詹事相公餞行之什因贈》 唐·許渾

    紫霄峰下絕韋編,舊隱相如結襪前。
    月落尚留東閤醉,風高還憶北窗眠。
    江城夜別瀟瀟雨,山檻晴歸漠漠煙。
    一頃豆花三頃竹,想應拋卻釣魚船。

    104 《和厲玄侍御題戶部相公廬山草堂》 唐·劉得仁

    白云居創畢,詔入鳳池年。
    林長雙峰樹,潭分并寺泉。
    石溪盤鶴外,岳室閉猿前。
    柱史題詩后,松前更肅然。

    105 《送同年鄭祥先輩歸漢南(時恩門相公鎮山南)》 唐·薛逢

    年來驚喜兩心知,高處同攀次第枝。
    人倚繡屏閑賞夜,馬嘶花徑醉歸時。
    聲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勞筆硯隨。
    家去恩門四千里,只應從此夢旌旗。

    106 《送蕭俛相公歸山(一作趙嘏詩)》 唐·薛逢

    眼前軒冕是鴻毛,天上人情謾自勞。
    脫卻朝衣便東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107 《送同年鄭祥先輩歸漢南(時恩門相公鎮山南)》 唐·趙嘏

    年來驚喜兩心知,高處同攀次第枝。
    人倚繡屏閑賞夜,馬嘶花徑醉歸時。
    聲名本是文章得,藩閫曾勞筆硯隨。
    家去恩門四千里,只應從此夢旌旗。

    明月彈琴抒情

    108 《送李給事(一作蕭俛相公歸山)》 唐·趙嘏

    眼前軒冕是鴻毛,天上人間漫自勞。
    脫卻朝衣獨歸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109 《送李給事(一作蕭俛相公歸山)》 唐·趙嘏

    眼前軒冕是鴻毛,天上人間漫自勞。
    脫卻朝衣獨歸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110 《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唐·李群玉

    仙翁歸臥翠微岑,一夜西風月峽深。
    松徑定知芳草合,玉書應念素塵侵。
    閑云不系東西影,野鶴寧知去住心。
    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琴。

    111 《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唐·李群玉

    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偏是此生棲息者,滿衣零淚一時干。

    歷史故事寓理

    112 《贈鄭征君家匡山首春與丞相贊皇公游止》 唐·溫庭筠

    一拋蘭棹逐燕鴻,曾向江湖識謝公。
    每到朱門還悵望,故山多在畫屏中。

    113 《眉州別李使君(一作眉山留獻張端公)》 唐·李頻

    回首雪峰前,朱門心杳然。
    離人自嗚咽,流水莫潺湲。
    毒草通蠻徼,秋林近漏天。
    一生從此去,五字有誰憐。

    114 《題青山館(即謝公舊居)》 唐·許棠

    境概殊諸處,依然是謝家。
    遺文齊日月,舊井照煙霞。
    水隔平蕪遠,山橫度鳥斜。
    無人能此隱,來往謾興嗟。

    115 《太湖詩·石板(在石公山前)》 唐·皮日休

    翠石數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瑩龍劍,外唯疊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氣清且浮。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詠史懷古

    116 《詠史詩·八公山》 唐·胡曾

    苻堅舉國出西秦,東晉危如累卵晨。
    誰料此山諸草木,盡能排難化為人。

    117 《梁燭處士辭金陵,相國杜公歸舊山,因以寄贈》 唐·鄭谷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磯。
    兩浙尋山遍,孤舟載鶴歸。
    世間書讀盡,云外客來稀。
    諫署搜賢急,應難惜布衣。

    118 《寄獻山中顧公員外》 唐·李昭象

    抽卻朝簪著釣蓑,近來聲跡轉巍峨。
    祥麟避網雖山野,丹鳳銜書即薜蘿。
    乍隱文章情更逸,久閑經濟術翻多。
    深慚未副吹噓力,竟困風埃爭奈何。

    119 《壺公山(古老相傳古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120 《題南鑒公山房》 唐·李洞

    竹房開處峭,迥掛半山燈。
    石磬敲來穴,不知何代僧。
    講歸雙袖雪,禪起一盂冰。
    唯說黃桑屐,當時著秣陵。

    * 關于山公的詩詞 描寫山公的詩詞 帶有山公的詩詞 包含山公的古詩詞(4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