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伯的詩詞(127首)

    81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宋·胡寅

    奇石來公幾案,參差仙掌規模。
    遂欲強名五老,逍遙鵬鷃羌廬。

    82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宋·胡寅

    聞說身依蓮社,坐蒙敕賜薌林。
    五老與公為六,何須詩酒棋琴。

    83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宋·胡寅

    頭法想應得髓,好奇那復忘疲。
    此石未同瓦礫,耆年直是兒嬉。

    84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宋·胡寅

    山石詎聞變化,蒼顏能復嬰孩。
    想見輕蔥秀色,正如蘭玉陪階。

    85 《賦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絕》 宋·胡寅

    文簡風流未泯,公孫節氣誰班。
    當與皋夔佐舜,莫尋黃綺商山。

    86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 宋·吳芾

    讀書想前人,往往得師友。
    每愛釣渭濱,頗喜耕谷口。
    夫豈與世違,甘心臥巖藪。
    升沉自有時,此意君知不。

    87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 宋·吳芾

    野外少過從,出門欲何向。
    所幸得夫君,相與樂閑曠。
    年來既倦游,老去那病忘。
    且復對酒樽,尚須時一訪。

    88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 宋·吳芾

    我暫出山去,常憂蕙帳空。
    聞君東山樂,愛君古人風。
    日暮君不來,碧云蔽高穹。
    凌晨戒僮仆,駕言將租東。

    89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 宋·吳芾

    塵緣嗟未斷,俗事頗相關。
    雖懷林下趣,坐失山中閑。
    時信清夜里,夢繞云水灣。
    寄語猿鶴伴,明朝歸故山。

    90 《和董伯玉不向東山久韻》 宋·吳芾

    云氣滿戶庭,嵐光入窗牖。
    是中有佳處,不出吾座右。
    邇來獨何事,未免踆踆走。
    三讀寄佳篇,臨風嗟嘆久。

    91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 宋·吳芾

    寒日傳佳節,聯鑣出近坰。
    預憂賓騎散,欲駐日車停。
    坐上人頹玉,燈前酒盡瓶。
    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

    92 《和黃作霖董伯玉東山嶺上及崇相沙頭會飲二首》 宋·吳芾

    杖藜尋古寺,把酒俯長流。
    節物尚三月,風流似十洲。
    且看花滿眼,休說錦纏頭。
    但得陶陶醉,何妨守舊丘。

    93 《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小東山》 宋·樓鑰

    客石東山志不渝,歸來尋得靜工夫。
    從教更為蒼生起,攜妓何妨且自娛。

    94 《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宋·趙蕃

    竹外青原久不看,書來剩喜報平安。
    修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韻人良獨難。
    杜老不應棲錦里,謫仙終合見金鑿。
    茲亭便與圖經載,何況制名繇孟韓。

    95 《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宋·趙蕃

    今人那有郗嘉賓,為子經營茅棟新。
    可待弦歌資乃具,詎須出郭始離塵。
    舊詩頗愿窮岡割,后約要容王翰鄰。
    更喚能詩子歐子,不因對月自三人。

    96 《寄劉伯山》 宋·趙蕃

    魁梧任嘲劇,短少蓋風流。
    邂逅為頤解,殷勤成刺投。
    遙知江夏閣,不減仲宣樓。
    頗愿相從去,湖南兵未休。

    97 《以山藥傅擔團茶送向伯原用舊韻》 宋·趙蕃

    江郊重數少陵堂,草木依人亦寵光。
    柏藉扶持難雨溜,竹逃剪伐易云長。
    難蘇鶯粟煩熟灸,山茗溪茶同摘蒼。
    我愿糜瓊更加璧,助其問字有過揚。

    98 《過西峰主人知出回訪劉伯山不值云過黃永新也》 宋·趙蕃

    佛寺興已盡,隱廬來不賒。
    隤基瀕野水,瘦竹隱疏花。
    試挽添丁問,云過叔度家。
    清談固難覓,渴肺頗思茶。

    99 《寄簡歐陽伯威劉伯山》 宋·趙蕃

    問訊窮岡病主人,若為買得竹溪鄰。
    是中剩有堪詩處,恨不與之相主賓。

    100 《題蔣伯玉作白玉山創亭于廨舍之后榜日望云思》 宋·趙蕃

    蔣侯家荊溪,胸次飽空闊。
    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
    有酒無地把,況助詩句活。
    規模作危亭,更為思親設。

    * 關于山伯的詩詞 描寫山伯的詩詞 帶有山伯的詩詞 包含山伯的古詩詞(1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