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中毫的詩詞(434首)

    121 《櫧洲道中》 宋·范成大

    煙凝山如影,云褰日射毫。
    桃間紅樹迥,麥里綠叢高。
    客子嘆游倦,田家甘作勞。
    乘除吾尚可,未擬賦離騷。

    122 《請佛閣晚望,雪山數十峰如爛銀,晁耀暑光中》 宋·范成大

    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
    雪興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
    峰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
    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

    123 《醉中絕句》 宋·陸游

    有山有水登臨地,無病無愁嘯傲身。
    世念秋毫除未盡,麴生應恨白頭新。

    124 《立春後三日作》 宋·陸游

    拂面毿毿巷柳黃,穿簾細細野梅香。
    春回江表常年早,日向山中特地長。
    千古事終輸釣艇,一毫憂不到禪房。
    綠尊掩罷惟須睡,高枕看人舉世忙。

    125 《午睡起消搖園中因登山麓薄暮乃歸》 宋·陸游

    老病攻百骸,徽纆困束縛;頹然一熟睡,如獲萬金藥。
    窗明竹影亂,林暖鳥聲樂。
    灰深香欲上,火活湯正作,毫甌羞茗荈,銅洗供盥濯。
    整巾出庭戶,曳杖歷巖壑。
    遙岑見木杪,細水嚙籬腳。
    踟躇遂忘歸,清嘯送日落。

    126 《送行中齋三首》 宋·文天祥

    神龍蕩失水,馴擾終未得。
    威鳳雖在藪,肯顧雞鶩食。
    所以古之人,受變心不易。
    毫鼎已遷周,西山竟肌瘠。

    127 《答常山屯田張中行寄贈》 宋·宋祁

    紫荷焦脫燥宮毫,萬里邊霜擾鬢毛。
    不稱衰年開幕府,只堪平世掾功曹。
    飛蓬轉野初無定,瘡雁驚弦久未高。
    猶有一愁何計奈,擲{緡纟換石}難報美人刀。

    128 《聞中山公淝上家園新成秘奉閣輒抒拙詩寄獻》 宋·宋祁

    為樂東平得再麾,別營層閣駐經幃。
    溢囊秘簡青皆汗,署榜宸毫白正飛。
    罇喜客來銜酒數,畫疑仙去啟廚稀。
    門前即枕春溪路,幾曲歌成使舫歸。

    129 《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 宋·梅堯臣

    驚飆入林鴉亂飛,舞空落葉相追隨。
    秋權摧物不見跡,但使萬古生愁悲。
    登山臨水昔感別,身作旅人安得宜。
    單舟匹婦更無婢,朝餐每愧婦親炊。

    130 《龍門道中作》 宋·邵雍

    物理人情自可明,何嘗慼慼向平生。
    卷舒在我有成筭,用舍隨時無定名。
    滿目云山俱是樂,一毫榮辱不須驚。
    侯門見說深如海,三十年來掉臂行。

    131 《又以建茶代宣筆別書一絕》 宋·楊億

    青管演綸都已竭,文揪爭道恨非高。
    輒將北苑先春茗,聊代山中墮月毫。

    132 《初冬道中》 宋·曾鞏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見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漸冷天騰北極高。
    秀色更濃唯竹柏,孤根先動是蓬蒿。
    感時一撫青萍嘆,馬踏西風氣自豪。

    133 《送高執中赴文州楒林》 宋·李新

    兩眼追霜鷹,鐵石懸肺腑。
    何為向北風,送子淚如雨。
    平生珍古交,及今未多數。
    相逢漢江曲,聊作蘋鷗聚。

    134 《書懷》 宋·王之望

    百年胡為哉,萬事聊復爾。
    功名早有意,貧賤昔所恥。
    歲月忽嗟跎,少壯何足恃。
    身外非我有,毫發不可致。
    惟有一寸心,俯仰要無愧。
    歸去來山中,高人未吾鄙。

    135 《王鈐轄出示乃祖兩令公畫像求詩為賦七句》 宋·王之望

    藝祖開基登九五,駕馭群雄走龍虎。
    五十余年到章圣,將帥名臣猶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繼踵仍騰驤。
    我從諸孫兒畫像,絕世風骨何堂堂。

    136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宋·趙蕃

    幾日舟行罷作詩,直緣山水剩含輝。
    今朝眼界荒涼甚,卻遣毫端為解圍。

    137 《次韻知常德袁尊固監丞送別四詩》 宋·魏了翁

    別來歲月爾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
    萬木辭榮秋意澹,百川歸壑岸容高。
    笑看海上兩蝸角,閒禿山中千兔毫。
    若向顏曾得消息,直須奴仆命離騷。

    138 《僧過澗圖》 宋·胡仲弓

    溪急水搖石,野僧躡石度。
    寒流漾笠影,歷險無窘步。
    仆夫后嶺來,木末跡樵路。
    蒼茫盼精藍,慘澹沒煙霧。

    139 《奉和御制棋二首》 唐·徐鉉

    制法精微自帝堯,勢如天陣布週遭。
    沉思迥覺忘千慮,妙訣終須附六韜。
    急動未分香印匝,一枰初滿月華高。
    御詞仍許群臣和,愁殺山中玉兔毫。

    140 《水龍吟 己丑中秋用韻》 元·許有壬

    可翁點檢形骸,關心六事今猶可。
    摩挲老眼,殘編細讀,小窗危坐。
    信手揮毫,云煙撩亂,波濤掀簸。
    笑蹣跚病足,登山不武,尚能踏、苔痕破。

    * 關于山中毫的詩詞 描寫山中毫的詩詞 帶有山中毫的詩詞 包含山中毫的古詩詞(434首)
    chengrenyouxi